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在“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下,子女是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与留守儿童一样,湘潭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农村幸福院的建设,无疑给农村“留守老人”提供了一个可以休闲、可以获得照顾和心灵慰藉的“家”。
幸福院里欢乐多
镜头一:“小菜自己带,别的不要钱。”1月9日,在湘潭县石潭镇联盟村幸福院,还不到12点,63岁的村民周爱辉就已在厨房里忙碌开来。她是幸福院里大家喜爱的“厨师长”,每天都会给一起来幸福院休闲的老人们做一顿美味的午餐。“饭菜做得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老人们对周爱辉既夸赞,又感激。
镜头二:1月14日,在湘乡市泉塘镇托南村幸福院里,老人们沐浴在冬日暖阳下,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有的悠闲地玩着纸牌,有的拉着家常……“这里啥都有,我们在这里很舒心!”托南村二组的李晓芳老人高兴地说。
农村幸福院,又叫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服务站内不设工作人员,由民政部门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服务站内的基本开销。老人在服务站内的吃喝玩乐,都由老人之间相互帮扶来完成。在湘潭市,拥有一个厨房,一个棋牌活动室,一个休息室和一个室外活动场所,是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的4个标准。据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湘潭已投入400多万元,在5个县(市)区 的154个村建起了农村幸福院。这是2013年市民政部门借鉴河北、山西等地经验,创新湘潭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有力之举,也是关爱农村“留守老人”行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普及推广 任重道远
然而,随着湘潭市老龄化现象加剧,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还任重道远。市民政局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湘潭60岁以上老年人有5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7.3%。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目前湘潭“留守老人”已逾10万,约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0%。
“经济困难,生活较为清贫;生病不起,身边无人照顾;精神空虚,缺乏子女关照。”这是我市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由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农村幸福院的建设面临诸多困难。其中,资金投入就是急需解决的。以农村幸福院建设进展较好的湘潭县为例,全县共有645个村,但目前还只有83个村完成幸福院建设。按照每个幸福院每年3万元的投入,这笔资金并不小。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