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杨庭椿 退休老院长送法十年

2018-07-02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炯炯有神的双眼,饱含沧桑的低沉语调,略显消瘦佝偻的身材,从他身上能阅出八十载甘苦人生的厚重积淀,亦能品到五十年法律生涯的浓郁馨香。他,就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老院长杨庭椿,从2003年起,他和几位离退休法官一起,组建了社区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十多年来,扎根社区义务为百姓做法律咨询,被前来咨询的百姓亲切地戏称为“法老”。

  面对纠纷先劝和

  “一场官司,三辈子仇,遗产分配这事,我觉得您回去和自己弟弟再商量商量”,杨庭椿对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王大妈说:“实在不行咱们再走法律程序。”

  每周三、周四的上午9点至11点,在朝阳潘家园南里小区24号楼的半地下室内,由北京市各级法院退休法官组成的社区普法志愿者服务队都会接受群众的咨询。有时不到9点,来访的群众就来到门外等候。这支普法服务队的发起人正是杨庭椿。

  来这里咨询的百姓问的多是些家长里短的问题,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此,杨老的态度总是“劝和”,“先商量商量”、“您再跟他谈谈”……“先调解,实在不行再诉讼,家和才能万事兴啊”,杨老对记者说。

  79岁的杨庭椿,是1995年成立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一任院长。1997年12月,杨庭椿退休后,退休不退志的他再次开启了自己的义务咨询法律生涯。发起成立了社区普法志愿者服务站,如今,这支老法官志愿服务队已经有13位成员,他们被前来咨询的群众亲切地戏称为“法老”。

  百姓需要我们就该做

  2002年3月,朝阳区潘家园南里社区在举办“一条街宣传服务活动”时,杨庭椿和几名离退休法官应邀进行了一次法律咨询,这次活动中,群众咨询的大多都是一些很普通的法律常识,这让杨庭椿感到,群众急需法律知识方面的服务,尤其是生活在基层一些退休职工、下岗人员,经济能力偏低,难以花钱去咨询法律问题。

  “老百姓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应当奉献的。”杨庭椿和相识的几位离退休法官一拍即合,一支老法官社区法律志愿者服务队组建起来。

  身为退休干部,本可以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杨庭椿却带领几名老同志四处奔波。家人劝他年龄大了,身上又有病,就不要在外折腾了。杨庭椿在这件事上比较“拧”,并不听家人劝,很快就将普法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现在这个团队有13名退休法官、司法局退休干部,年龄最大的85岁,年龄最小的58岁。退休法官王怀勤对记者说:“我今年62岁,是这里的"年轻"退休干部。”

  10年普法风雨无阻

  法律咨询搞起来后,前来咨询的百姓络绎不绝,看到老百姓对普法活动是如此欢迎,杨庭椿意识到志愿者队的活动贵在长期坚持,为此,他与几名老同志商量后决定,“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从2003年起,固定每月第三周的星期四上午为法律咨询日,地点设在潘家园南里社区的一处地下室。

  在杨庭椿的积极努力和带动下,老法官志愿者普法队伍不断壮大,从开始的三四人到现在的13人。他们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接待方式方便了前来咨询的群众,也扩大了普法咨询活动的影响。

  转眼十年,杨庭椿带领的老法官法律服务团队风雨无阻,为千余人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除节假日外,活动从来没有中断过,很多人都慕名远途而来。每月的法律咨询日,门外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咨询时间则是一再延长。后在杨庭椿建议下,每月一次法律咨询活动增加到每月两次。

  杨老告诉记者,退休后,有很多企业想聘任他为法律顾问,都被他拒绝了。“普通老百姓不比有钱人,很多前来咨询的人都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说道。

  本报记者 严琪/文 常鸣/摄 J195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退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