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洁 陈斯)记者上午获悉,针对市人大代表提出“养老助残券变养老助残卡”的建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券变卡”今年上半年力争在海淀区推广完成,并争取年内在全市推广。届时,养老助残卡的功能将扩展,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特点,增加“买送”等服务。
针对券变卡,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坦言,推广的过程也要考虑人文因素。例如老年人习惯的改变,适度普惠和重点照顾也应该相辅相成。目前海淀区正在进行试点,今年上半年将力争券变卡改革在海淀区推广完成,年内争取向全市推广。
“首先需明确,这笔钱一定不会变成现金,但要发挥相应的撬动作用。”李红兵介绍,券变卡最核心的内容是服务,今后服务商和服务内容都要多起来,而养老券的性质、原则也会有相应调整。例如,针对服务群体的特点,养老助残券(卡)不应仅支持直接买商品,应更多支持把商品送上门的服务,这样使用的领域才会越来越宽。
对于服务商而言,想进入养老助残市场,就得保证要提供低于市场的价格。在使用养老券(卡)一段时间以后要求其固定价格,以此撬动更多让老人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优质产品或服务。
功能扩容
增坐公交、逛公园等服务
市人大代表姚飞认为,养老助残券自开始使用以来,存在着人工成本高、制作成本高、使用不方便、服务商和使用网点过少等问题。
对此,市民政局回应称,为解决包括养老助残券在内的老年人居家养老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拟通过整合现有各种政府资源,引进民间优质社会资源,聚合社会力量通过项目运营的方式,建设北京96156小帮手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政府先期投资建设相关基础条件,带动社会力量后续进入,解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居家养老问题。
其中就包括“小帮手一卡通”。养老助残券变卡,不仅具备金融借记卡的基本功能,还将市政交通一卡通、公交和公园计数等功能融入其中,在政府公共管理领域、商业应用领域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项目还包括“小帮手”电子服务器,其具备紧急医疗救助、走失迷路定位等功能,具备语音服务、指纹采集和认证、信息发布等多功能的养老助残服务信息系统等。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项目规划
2013年已在海淀区开展试点 2014年计划完成全市养老助残券变卡,实现8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无工作重度残疾人的全覆盖 2015年老年优待证(卡)也将纳入小帮手一卡通,覆盖全市260万老年人及无工作重度残疾人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