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唐会国 李光春
唐会国 李光春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社会家庭结构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我国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晚年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立足把社区建成没有围墙的大养老院,扩大社区社会化服务功能,让老年人居家享受养老机构般的全面服务。
把社区建成没有围墙的大养老院,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降低养老成本,还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体做法可概括为10个字,即“扩面、并轨、融资、转型、增容”。
扩面,即扩大社区居家养老覆盖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7亿,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8.87%,但真正能够享受到社会机构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口比例很小。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坚持不只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面向全社区老年居民,为他们提供种类较多的高品质服务。
并轨,即实行全民养老全国统筹。养老应实行全民覆盖,实现城乡统筹、机关企事业统筹。不论身份,不分地域,只要是社区常住老年人口,就应当统一纳入社区养老范畴,享受社区大养老服务。
融资,即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社区居家养老资金应实现多元化:一是个人支付,源自以养老保险为基础的个人退休金;二是政府补助,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一部分日常开支,由政府按核定的其实际养老人数给予补贴;三是彩票发行形成的余额;四是来源于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政府不再形式单一地提供养老服务,而是通过购买服务、官办民营等多种方式“做大”社区养老服务,同时着重致力于相关政策的制定、服务内容的确立、质量把关和监督管理。
转型,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深入发展,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第一,政府应给予社区更多自主权,承担起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区职能,使社区能够轻装上阵,有精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第二,政府应将权力下放,实行参与式管理。政府对养老服务的供给要由直接生产为主转为以组织协调为主,努力为社区居家养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养老服务提供者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益。
增容,即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政府应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进而提高服务数量和质量,为更多老人解决养老问题。要注重从业人员职业化。不管是志愿者还是专职人员, 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上岗前都应参加相关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认定,政府还要通过法律形式对服务人员权力、义务予以确定。要注重社团组织发展。发挥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的作用,减少政府财政压力。要注重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努力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多样化、对象公众化、选择便捷化、队伍专业化、方式社会化。可在社区建立养老服务券、百岁老人补贴制度,建立社区居家养老餐桌,改造老人家中有关设施,切实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服务对象应大幅拓宽,具有社区户籍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60至79岁中度残疾人、40至59岁无工作重度残疾人,每月应领取一定标准养老服务金,根据自身需要向指定的养老服务机构购买家务料理、生活照顾、依托所等各方面服务。社区可为老年人配备便携服务器,随时提供咨询、紧急救助、精神关怀方面的联络,同时建立社区服务信息平台,为老人提供电话和上门服务。在养老餐桌建设方面,政府可通过适度补贴,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基础上,由居家养老服务部门选择各方条件、服务质量较好的餐饮企业加入到养老服务行业中来。
(作者单位:永州市零陵区财政局)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