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老人院里的老人们。资料图片记者莫伟浓 摄全国首个公办养老床位轮候制实施一个月
文/记者谭秋明
昨日,全国首个公办养老床位轮候制实施一个月。过去一个月,广州市有2569名老人申报轮候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已有14位老人通过轮候评估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目前,有17位老人正在接受评估,仍有44张空置床位。
不少老人及其家属在申报轮候养老床位的时候发现,广州市正在兴建的养老机构都选址在城市周边,不是医疗机构少就是根本没有医疗配套。对此,广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养老将走医养结合的发展路向,今年将实现养老院、医院双向转诊。
老人:医养结合真便利 但是花费有点高
“我们很幸运,可以说是尝到了医养结合的"头啖汤"。”87岁的周婆婆与90岁的老伴罗老伯,多年前入住了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南国颐景养老公寓,该养老公寓是广州市为数不多的实现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之一,由于紧邻省第二中医院的白云分院,养老公寓与白云分院合作,每天有医护定时巡房,一些慢性病患者,将视病情转入医院治疗。
周婆婆说,幸好选择到这里养老,罗老伯的中风状况被及时发现,其后出现的心脏衰竭也得到及时抢救。
对于上楼下楼就能诊治,入住该院的老人感到十分满意,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花钱还是有点多。医养两边都花钱。”据了解,入住该养老公寓的每月花费在3000~4000元之间,多数老人认为,这样的养老消费偏高。
养老机构:医保卡不能定点 两头缴费难负担
“办个诊疗点,可以刷医保卡,我想一定能吸引更多老人来入住。”广州市松鹤养老院的负责人劳伟敏这样说。该院是市内较为知名的民办养老院,常年也有300多老人轮候该院床位,然而有老人看过很喜欢,最后却选择了不住。
原因很简单,由于卫生部门对医保定点单位有严格要求,很多民办养老院的医疗条件难以达到,无法成为定点单位。患有较严重老年病的老人,平时住院比住在家里的时间还要多,入住养老院之后,难免同时负担医院和养老院两头的费用,另外,一般的老年病也要跑到医院去排队,不太方便。
不仅民办养老院有这样的烦恼,公办养老院也不能避免。据了解,广州市除了广州市老人院等几家公办养老院较好地实现了医养结合外,其他养老院医疗方面仍是短板。
市民政局:年内拟推双向转诊
广州市民政局福利处负责人表示,针对两边花钱占床位的现象,目前正与卫生部门探讨,拟于年内推出养老院、医院“双向转诊”制,养老院老人一旦患病可转诊到就近或结对医院,而医院长期病患者治疗到一定程度后,将转介到就近或结对的养老院接受康疗。对养老院刷不了医保卡的现象,该负责人说,目前正与相关部门商讨,期望通过养老医疗机构就近结对的方式解决问题。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