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乐龄生活圈"的周到服务,就如居住在养老院,就像亲生儿女在身边,让我们过上安乐的生活。”这是家住愚谷小区今年78岁的贾老伯体验了两年静安区“乐龄生活圈”后发出的感叹。贾老伯说,如今像他这样的静安老人,都爱称自己是“乐龄”—在静安区的努力下,老年人快乐人生,乐天知命。
“乐龄生活圈”— 围着老人转
多年来,静安区一直是上海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最高的区之一。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区户籍人口29.61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0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0.6%;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1.9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2.04%。为此,近年来静安区探索我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乐龄生活圈”,结合“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安全保障、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六位一体的内容,通过软件的优化和硬件的改造,把老年人相对集聚的里弄、大楼、小区打造成服务便捷、环境友好、氛围和谐,适宜老年人居住的“温馨家园”。生活圈辐射范围为2-3个居民区,让专业的养老院式服务围绕在老人身边。
区民政局老年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静安区现已建成5个乐龄生活圈,今年至少再新增5个。同时,“探索失智失能老人的养老困局”和“破解高龄老人出行困难问题”将成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定位仪— 照亮“失智失能老人”回家路
据资料显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乐龄生活圈”的建设让老人们的生活照料得到了基本保障,但对于失智失能老人的专业照护服务则仍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在今年第一季度,区民政局将在全区抽取1万名老人作为样本,通过居委筛查、专业人员上门调查等方式,开展失智失能老人摸底调查,为制定相关政策,推出相关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紧急求助:一名80岁老人在某某路附近走失,身高160cm左右,偏胖,老人意识不太清楚,若有知情者,请联系手机……”平日里,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或大街小巷上看到这样的寻人启事,这些老人大多忘记自己的家在哪儿,脑中的空白让他们惊慌失措,而他们的家属更是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压力和忧虑。如今,静安区引进了一款名为“失智老人走失预防与定位”的装置,将在近日试点,为区域内的部分失智老人佩戴上这款装置,通过定位系统,帮助家属在第一时间获知可能的意外状况和信息,从而彻底解决失智老人走失的问题。此外,今年区民政局还将向长期照护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属们提供“喘息服务”,让子女们有一个喘息机会,共同承担起养老问题。
爬楼机— 铺平“高龄老人”出行路
“你好,我是龚强的爱人,想预约明天上午7:50分的爬楼机服务……”现年80岁的龚强,是静安寺社区三义坊的居民,如今成为了静安区爬楼机服务的“铁杆粉丝”。他的妻子管华告诉记者,因为身体原因,龚强每周都要去医院做3次血透。因为家住在老式住宅5楼又没有电梯,每次出行都需要孩子请假将他背上背下,既劳累又费时。如今我区提供的爬楼机服务,着实给一家人带来了福音。
据了解,为解决高龄老人出行问题,今年伊始,区民政局开始试运行爬楼机服务。该项目由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和静安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中心共同合作,主要服务人群是居住在老式住宅内,出行困难的高龄老人。居民可以提前一天通过热线电话提前预约,与工作人员确认服务时间后,服务人员就会携带机器上门服务,90岁以上老人免费服务,其他老人则收取单次10元的服务费用。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透露,针对此项服务,老年学学会已专门配备一名专职负责人员,同时10位专职志愿者已全部进行完专业系统的培训,近期爬楼机服务将正式向全区推广,为高龄老人出行带来方便。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