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近日,“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之争愈演愈烈。按理说,补贴不减反增,消费者应该相当高兴。但老年朋友们却不乐意了,路边招手即停的出租车怎么叫也不停了,好不容易来了辆空车,却被年轻人抢了先机。近日,快的打车软件的投资方负责人马云也在网上表示,他的妈妈抱怨因为不会用手机打车软件而打不到车。
智能化竞争让他们成为一群被忽略的人。对此,有观点认为,在使用智能化电子产品上,应该修正软件,使老年人也可以按需求打到车。
经历 自己等来的车,眼看着“飞”了
一个星期前,58岁的赵阿姨急着外出办事,在西昌路等了近20分钟没打到一辆车。让她生气的是,好不容易来了辆空车,刚打开车门欲上车,司机却告诉她已经有人了,不能载她。
正当她和司机理论时,一名抬着手机的小姑娘,慢腾腾地走了过来,向司机晃了晃手机,悠闲上车走了。
直到第二次遇到同样的经历后,她才知道原来是小年轻不知用了什么方法预约的出租车。直到晚上和女儿说起这事时,女儿才告诉她,这是用嘀嘀打车软件叫的车,不仅能预约车,有时还能免费坐车。
“我女儿让我不要坐公交车了,说是给我换个手机,下载一个软件,这样也能叫车,还能免费打车。”赵阿姨表示,别说学用智能手机,一听到要通过网络付款,还要绑定银行卡,就不敢使用了,怕不安全。
感受 跟女儿尝到甜头,但还是嫌麻烦
春节期间,得知使用嘀嘀打车有补贴后,大学老师刘宇也下载了一个。
她说既然能免费使用,过节期间又要带父母走亲戚,就下了个软件。刚开始父母很疑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担心网银不安全。直到通过打车软件免费坐了两天出租车后,她母亲也表示要下一个软件,在她的帮助下,母亲下载了打车软件,并绑定了她的信用卡。
“教了我多少次,但就是不会用,太紧张了老点错键,要么点着话筒不会说话,要么忘记发送。”刘宇的母亲张阿姨说,她和老伴终于成功使用了一次后,却不会使用微信付款,最终不仅没能免单,还花费了好几十块打车费,弄的司机也不高兴。所以她还是觉得麻烦,说还不如坐公交车方便。
张阿姨坦言,虽然自己不会使用打车软件,不过跟着女儿还是尝到了科技智能的甜头,如在高峰期叫车比较方便,还能享受免单的待遇。
记者走访
心声
老人恋旧,不习惯用智能机
近日,记者在昆明街头随机走访了30多位中老年人。其中20多人表示,从来没有用过智能手机,更别提使用类似打车软件这样的新玩意了;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表示,曾经用过智能机但用不习惯。
“不会用,智能机不方便,那个屏幕一碰就不知道点到哪儿去了,功能多了反而麻烦。”66岁的苏奶奶告诉记者,她原本用的手机是女儿淘汰给她的智能机,由于平时自己只是打电话,用不了那么多功能,后来就换了一个200多元的老年机,用起来方便多了。
孙奶奶的想法也和苏奶奶一样:“手机只要能打电话就行。”在老人看来,智能机上安装的软件五花八门,让老人们眼花缭乱。尽管触屏操作十分方便,但对于老年人来说,需要记忆的操作太多,总是不如老年手机方便。
“年轻人就是爱赶时髦,我老了反应慢,学东西太困难了。听说过用智能手机可以打出租车,可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打车的需求。”63岁的李奶奶说。
调查
市场上,老年手机种类较少
近日,记者走访了昆明几大手机卖场,发现老年手机品牌较少,只有康佳、华为、中兴等国产品牌,价位从200元至500元不等。其中一半以上的老年机都不能上网,只有通话、发短信、计算器等几个基础的简单功能。
西华通讯的店员告诉记者,现在也有部分老年人选择智能手机,但是购机前老人首先询问的不是功能是否齐全,而是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
据介绍,目前市场上所谓的老年机款式真不多,其中还有一些品牌的低端机也会被定格为老年机。其实市场上很多款操作简单的智能机都很适合老年人使用,如一款红米手机就比较适合老年人,因为这款手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老人模式”,字体除了会被放大以外,常用的功能和软件都会放在主屏上,让老年人使用起来更快捷方便。
德春电信的店员向记者介绍了几款适合老年人的手机,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都是走个性化功能,只要老年人选对手机,其实智能机不难用。
观点
修正软件,服务老人需求
云南省精神卫生中心资深心理咨询治疗师张洪喜表示,现在市场上软件开发较多,如微信、陌陌、QQ等软件都是一种虚拟的社交手段,更适用于年轻人。
而智能手机就如同一部微型电脑,对老年人来说有些断层,由于接触太少,老年人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恐惧心理”,包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也同样没有相关的早期经验。
在使用智能化电子产品上,老年人还需要一个启蒙的过程,最好的做法就是让他们对害怕、不敢用的东西多操作几次,直到熟练为止,不必急于求成。
一些网友则表示,老年人不会用打车软件打不到车,这不是软件的错,是老年人在智能工具的使用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办法应该是修正软件或者增加和软件同样功能的其他方法,以使老年人也可以按需求打到车。
何瑾 陈俊亦(春城晚报)
云南网此前报道:
记者体验“智慧出行平台”:亮点多多仍需完善
“嘀嘀”“快的”回应热点问题:市场机制下效率优先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