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8日讯(记者 华青剑 专栏)随着“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养老”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601169,股吧)董事长闫冰竹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我国正在经历传统“家庭养老”到具有社会化性质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转变。需提升多层次养老服务水平,建立并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提升社区老年服务的市场化水平。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资料图)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是指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有调查显示,近八成老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方式,并希望社区能够提供更多更完善的养老服务项目。而如何运用现有资源整合和完善居家养老模式,改善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成为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为此,闫冰竹委员建议:
1、提升多层次养老服务水平。一是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舆论宣传,并采用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社区内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理发店、爱心超市等为高龄老年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基本生活服务。二是加大普及居家养老服务站,完善包括午餐配送服务、日间照料等服务,分设居家养老信息呼叫平台、社区老年活动室、心理咨询等助老项目。三是通过建设“专业型”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加强对社会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卫生保健、家务照料、医疗陪护、精神慰藉等服务,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
2、建立并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出台相关细则规范,对新建小区、小区住宅内养老配套设施予以细化明确;同时由政府牵头对现有小区设施进行适当改造,对小区内锻炼设备、小区通道等改建为无障碍基础设施。二是建立居委会老年人基本信息数据库,扩大老人信息入网覆盖区域。通过社区街道办对辖区老年人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居住状况、经济状况、需求状况等多个方面做全面调查,并逐步为每位老年人建立服务需求电子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为有特别需要的老年人配备专门便携式警报器,确保老年人及时得到医疗救助。
3、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提升社区老年服务的市场化水平。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规范养老产业发展,鼓励各地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居家养老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居家养老。二是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行业管理制度,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服务形式,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和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三是通过政府税费优惠、直接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个人、企业建设养老服务站点,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委员小资料:
闫冰竹,男,1953年生,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经济网“改革2014—2014全国两会专题”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