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本报讯(记者 刘晓艳通讯员 吴军辉 傅億儆)南开大学的“老吾老”敬老团一直坚持每周末都去照料老人,自2012年以来近两年的坚守,让这群年轻人感到“责任”二字的重量。现在,他们又发起“陪老人半小时”活动,希望唤起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关注。
老人需要的是长期陪伴
组织的发起者栾奕是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大四的学生。一年多前,她和好友陈雅娴、晁圣堃参加了去河西区惠福养老院做义工的活动。一位老人告诉栾奕,以前养老院里来过很多人,有大学生、志愿者、小学生、社区服务团,每次他都很感动,很想记住他们,但大多数人一年只能见一两次面。“对我们这个岁数的人来说,一年太长了。”老人说。“我觉得老人需要的是长期陪伴,关注他们精神上的无助与孤独,而不是每年一次走过场。”带着这样的想法,在之后的几个周末栾奕他们又自发前往养老院探望老人。
为了活动能更好地持续下去,栾奕等人萌生了成立“老吾老”敬老团的想法,并在人人网建立了公共主页。每周三,他们在主页发布状态,召集当周周末有时间、有爱心的同学一同去养老院,陪老人聊天。2012年10月23日,“老吾老”敬老团正式成立。
倾听人生故事增长阅历
养老院里有位93岁的王奶奶,她曾家世显赫,因叛逆从杭州的府邸出逃,她曾在街头与人贩子斗智,亲历过抗日战争,到天津后还在小白楼一带经营过一家西餐厅……每每听王奶奶讲起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敬老团成员陈雅娴总是入了迷。“在倾听老人的人生故事中,既陪伴了老人,也增长了我们的阅历。”陈雅娴说。每周一次的相伴让不少成员与老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不论刮风下雨,敬老团每周末都会准时出现在养老院。
只要坚持就能带来改变
栾奕、陈雅娴和晁圣堃还在微博上发起了“陪老人半小时”的活动,倡导大家无论是去敬老院陪伴老人,还是给远在家乡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打个电话,都要每周抽出半小时陪老人说说话。如今,已有300多人次参与到敬老团的活动中,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以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的40余位学生也成为养老院的“常客”。“我们希望能将敬老团延续下去,唤起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关注,并在其中承担起我们的责任。”陈雅娴坚信,再小的行为只要坚持,也能带来改变。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