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老年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是最辛苦的,他们的医护对象是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山东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将每一位老人视为亲人,在老人及家属们眼中,他们是最美的天使。科室成立38年来,全体医护人员不仅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还注重科研水平的提高,形成服务与医疗、科研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发展格局。
记者 李雨
孩子们,我找到了家,这里是我的家!
去年冬天,山东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病房里来了一位独自入院的79岁老人,老人是一名作家,姓王,住院诊断消渴、眩晕,监测血糖21.9mmol/L,老人没有家人陪伴。当护士们问及家人情况时,王老淡淡地说了句:“孩子离得远,都忙。”责任护士扶老人到病床上,给老人倒了一杯热水,说:“大爷,您孩子忙没关系,来到我们这里就放心吧,我们都是您的孩子!”老人听后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当天恰逢老年医学科每周例行的高职联合查房,陈泽涛主任带领全科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为老人查体、讨论病历,力求将老人的血糖控制的更好一些。
责任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辨证施护,为患者做好治疗的同时,为病人做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在和王老的聊天中得知他是一位空巢老人,老伴早年去世,儿子在加拿大,女儿在日本,多年来一直过着独居的生活。医护人员想通过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一定让老人在住院期间感受到家的温暖。最初入院的几天里,王老不愿出门,每天把自己封闭在病室内,老人喜欢小说,大家为老人买来了《小说月报》,每天为老人买当天的报纸。
工作之余,护士长去了千佛山花卉市场,选了几盆漂亮的花,为老人的病室内增添了一抹绿色。主治医师每天查房时,都详细的询问老人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责任护士耐心的为王老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小知识,在每天的治疗后陪老人聊聊天,和老人聊起他经历的事情,主动向身为作家的老人请教文学方面的知识。渐渐的,孤独的老人,终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敞开了,说起自己年轻时的“恋爱故事”,说起远在国外的孩子……
经过医生的努力,老人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头晕也明显缓解,人变得更加开朗起来。一天下午,老人做完治疗后,独自在护士站的鱼缸前沉思了许久,心里好像还藏着什么事。细心的主班护士在每个入院病人登记时,都会留意一下病人的出生年月,注明快要过生日的病人。大家当然没忘记老人的生日!这几天,医护人员为老人制作了一份生日海报,画面上是老人和医护人员的照片,海报上简短的文字表达了大家的祝福:祝福您健康长寿,我们愿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12月19日,天上飘起了雪花,吴护士长带领大家早早的来到病房,将点燃蜡烛的生日蛋糕推到了老人房间,病房里回响起了生日快乐歌……面对突然的惊喜,王老开心的像个孩子,拉着医护人员的手不停地说:“谢谢大家,幸福敲开了我的门。”老人的眼睛里流出了滚烫的泪珠,他激动地说:“孩子们,我找到了家,这里是我的家!”医护人员异口同声地说:“大爷,我们都是您的孩子!”
王老是科室所有病患的一个缩影,保健科一直以来都是坚持把每一位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让老人们在医院找到家的感觉。
针对病情、私人定制治疗及康复方案
前不久,老年医学科接收到一名来自东营的脑出血术后的患者,病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入院时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患者及家属不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患者不配合治疗。入院后,医生为患者查体,制定治疗方案,陈泽涛主任及崔德芝、李芮副主任组织医师进行病例分析、及时会诊,科室总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及治疗,使患者家属对疾病有了初步的认识。
平日里,责任护士一次次耐心的为患者做心理疏导,不厌其烦的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协助患者翻身,扣背,按摩骨突受压处,促进患者肢体感觉恢复,防止褥疮发生,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慢慢的可以站立,大小便可以控制,自信心又回到了病人脸上。出院时,患者用逐渐恢复的患侧右手亲手写了一封表扬信,虽然表扬信只有八个字且字迹歪歪斜斜,但我们看了却感到莫大(博客,微博)的高兴,信中写道:“医德高尚·救死扶伤”。如今这封表扬信仍在我们办公室的玻璃板下,时刻提醒我们牢记医务工作者肩上的重任!以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
对每一位患者负责,这是老年医学科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宗旨。为了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老年医学科严格履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和查房制度。这个制度保证了岗岗有人、人人有责、班班交接、责任明确,保证患者在病情需要的时候,医护人员能第一时间到岗。
为了让每一位患者尽早摆脱疾病困扰,老年医学科医护人员对每一位病人都遵照中西医优势互补的原则,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耐心向病人解释治疗方案、宜忌等。“老人这个群体比较特殊,他们对自己的病症变化感知可能没有年轻人那么准确,但是又爱固持己见。”陈泽涛介绍,医护人员在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医治之前,会尽自己所能,先赢得患者信任。
老年医学科把医护质量的提高始终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对门诊诊疗、医疗文书、病房查房、疑难病会诊、危重病的抢救、院感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登记、药品比例、床位周转、治愈好转率及护理规范等均实行全面质量控制。科室为住院病人建立了联系卡,要求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为所管病人留下电话,对已出院的病人定期电话随访,病人也可以随时向医护人员电话咨询,病房内24小时接听电话,为保健病人就医、咨询等提供了优质服务。每周三组织科室全部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对疑难、危重患者进行高职联合查房,共同会诊、制定诊疗方案,不断提高诊断治疗护理水平,保证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虽然每天面对的患者均为老人,但老年医学科永远保持自己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老年医学科严把医疗护理质量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
为防止医院感染事件发生,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科室定期进行抗菌药物规范应用的培训及考试,强化了各病区病原菌及药敏检查率,平均检查率>95%,并严格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硕博占90%以上不断精研医术
重视知识更新和人才培养,是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老年医学科的一贯制度。科室重视知识更新,强化继续教育,每年多次组织科室人员集体业务学习,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考核,并聆听了100多场国内知名专家举办的业务讲座,及时捕捉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最新的健康理念。
老年医学科重视对专职保健专业队伍的培养和技能训练,近年来每年都派出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先后到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国协和医大协和医院、中国医科院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大朝阳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学习,专业涉及心血管、神经、内分泌、肿瘤、消化、急危重症救护、康复等,大大提高了科室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临床及科研发展动向,科室在每个病房都建立了图书室,每年都购买一批新书充实藏书。科室鼓励医生撰写专业学术论文,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参加国家级专业学术会议及学习班、培训班等。除推动进修制度以外,还积极鼓励医生、护士在职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目前科室具有硕、博士学位的医生占90%以上。作为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老年医学科还成功地举办了五次山东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术研讨会和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症与老年医学学术会议。
作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专业的博士、硕士点,科室领导十分重视科研和教学工作。鼓励医护人员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撰写专业学术论文。近年来科室人员先后在各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业著作10余部;完成并鉴定各级科研课题近20项,目前在研10余项,内容涉及常见老年病预防等内容。科室制定了完备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对实习学生实施规范化培训;每月组织实习学生观看“全身体格检查”录像,精心准备教学查房,通过实地问诊、查体、教学互动等,在提高学生医疗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增强医师的临床教学水平。科里规定,每周三上午为实习学生举办一次业务知识讲座,介绍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从而提高了实习学生的业务水平。
同时,注意完善转科、实习医师的考核体系,建立出科考试题库,认真做好每月实习学生的考试和考评,为医院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教学任务。据悉,每年约有50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来科里学习。一个并不算太大的科室,近三年来先后培养出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56名。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