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缺人缺钱缺场地 海南养老产业亟待破题

2018-07-20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原题:居家难养老!

  建成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需四五亿元,而海南省实际投入不足3000万元

  海南全省60岁以上老人120万,仅1396人享受到政府购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海南全省接受培训的养老护理人员仅300人,且多是“4050”人员,多只能干些家务

  1 心酸

  老伴去世女儿出嫁 老病缠身10年独居住不起养老院 舍不得离开家

  “像我这样的老人该怎么办?养老院住不起,家里又没人照顾,人真是不能老呀!”63岁的黄世云,搓了一把布满皱纹的脸,长长地叹了口气,目光茫然而空洞。

  黄世云家住海口市金山小区,老伴去世10多年了,两个女儿先后嫁人,他一人独居。如今两个女儿也40多岁了,周末有空回来看看父亲。由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不好,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照料自己已力不从心。

  黄世云的大女儿黄琴芳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和妹妹商量着送父亲去养老院,可老人死活不愿意离开家,只想呆在家里养老。“其实,父亲不去养老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给我们增加负担。”黄琴芳也有些无奈,“我爸曾在海口一家养老院住过一段时间,但没过两个月,老人就主动搬回家。我和妹妹工资都不高,每月要缴2400多元的费用,他舍不得。”

  “一个人做饭每顿都凑合,一个人看电视经常打瞌睡……天气不好时不能出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但要我去养老院,我不愿意,太贵了,不划算,离家又远。”黄世云告诉记者,他现在就想找个不需要花很多钱,又不用离开家的地方安度晚年。说到这里,黄世云眼圈红了。

  社区居家养老成海南省八成老人首选。记者采访发现,同黄世云老人一样,“既不离开家,又能得到照料”成为大多数老年人养老的普遍诉求。

  2011年,省民政厅委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对海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近八成老人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过几年,我想跟老伴参加社区居家养老,每天一日三餐在社区解决,在那里跟老朋友下下棋、打打牌,开心过完一天后回家睡大觉……”今年65岁,家住海口市美兰区琼苑社区的退休教师李振奋,如此描述心目中的美好晚年生活。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正是趋于广大老年人“难于舍家、不离社区”安度晚年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的新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2 温馨

  风雨无阻“咚咚”敲门 贴心陪伴孤独老人服务员如同亲女 上门聊天做家务

  2月10日中午,天阴阴雨蒙蒙,一位中年妇女骑着电动车,穿过海口的大街小巷,不一会儿,来到了琼山区道客居委会,“咚、咚、咚……”敲起了门。

  门马上就打开了,一位阿婆探出头来,笑眯眯的。“我猜就是你来了。”阿婆拉着中年妇女的手,很亲。“最近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要记得跟我说,我去买药。”“挺好的。”两人亲热地聊了会儿天,中年妇女就开始忙活了,利索地扫地、拖地、抹家具、洗衣服……阿婆有时坐着,有时跟着这位中年妇女转悠,说说话,笑笑。

  看起来,她们如母女,其实不是。

  这位中年妇女是海口市琼山区居家养老服务员符朝红,王阿婆则是她的服务对象。

  年过九旬的王阿婆,丈夫去世,无儿无女,一人独居,是琼山区政府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困老年群体中的一员。

  “还没过完年,她就上门来给我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怕我一个人孤独,还来陪我说话,小符就像我亲生女儿。”从2012年起,王阿婆就开始享受政府免费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看得出来,老人家很满意。

  海南8市县230个社区试点居家养老。“民政部早在2006年就在全国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海南虽然没成为急先锋,但从2009年9月起,就在海口市率先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省老龄办副主任谢池春说,目前试点服务推广到三亚、琼海、儋州、文昌、定安、澄迈和琼中等7个市县,试点社区达230个。“除了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近些年还投资兴建了 一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白托服务,解决吃饭、休息等问题。”

  王阿婆说,自从有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感觉生活多了一双手。“生活方便多了,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有人帮着解决。”

  从去年3月至9月底,为了更好地为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海南省又在8个试点市县向1万名符合条件的老人免费发放手机,老人通过拨打12349热线电话,就可以从省社区居家养老网络服务平台获得24小时紧急救助、走失定位、政策咨询、精神关爱等服务。

  3 困境

  缺人缺钱缺场地 面窄质低难监管仅1396名老人享政府购买服务

  事实上,很多老人并没有王阿婆那般幸运,能够享受到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海南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尚处于试点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没能在全省铺开,现阶段难以托起银发族的“夕阳红”!

  “要是政府不买单,我自己出钱请人上门服务,这不跟请保姆一样吗,可我们没钱。”海口市民李阿公的不满,源于我省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人数太少—按照我省制定的养老模式,全省应有8万名老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但现在仅1396名老人享受到政府购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谢池春介绍,海南省养老发展的未来走向为“9073”模式,即90%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居家养老、3%的老人依靠养老机构养老,按照这个目标,“十二五”期间,海南省城乡将有8万余名老年人接受居家养老。

  而目前的情况是,为方便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去年海南省为符合条件的1万名老人发放免费手机,其中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仅为1396名。

  “与全省老年人口相比,海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确实偏窄,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偏少。”民建海南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副主任金剑君表示,根据民建海南省委的调研,海南跨市县或乡镇谋生的人口约350万人,绝大多数老年人并未跟随子女外出生活,其中约70%老人尚未享受到政府购买的服务。

  “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老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呼声很高。”海口玉沙社区居家养老求助信息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有些老人收入确实很低,但又不在政府买单范围内,自费购买服务难度较大,他们根本出不起这笔钱。”

  金剑君还指出,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仅在海口、三亚等8个市县开展,覆盖范围太窄。“如果万宁有老人打来电话,目前的服务范围根本无法辐射到。”

  300名护理员大多不懂急救维修。“要是遇到老人家要维修家电、突发病情等,我就帮不上忙了。”3月20日中午,记者在海口昌茂澳洲园遇到了今年48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员黄月婷,她从事居家养老服务2年了,目前为7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每天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聊天。

  据谢池春介绍,2009年至今,全省仅在2013年利用财政资金培训了300名初级养老护理员,分成15支队伍,分布在8个试点市县,而上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有3.2万人。

  “居家养老服务应当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内容,但目前的情况是,海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大多是下岗失业的"4050"人员,提供的服务偏重于日常护理,对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康复护理、特殊照料等服务内容较少,精神慰藉服务没有得到重点发展。”金剑君说,数据显示,以海口为例,市民自费购买养老服务的情况十分冷清,近年来不足300人,这说明了服务远远没有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

  更让有关部门担心的是,受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等因素影响,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目前能否留住培训的服务人员都成问题。

  多个部门插手监管反倒松散。海口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提供的服务也难让人满意,但监管却存难题。”

  谢池春说,各自为政形成不了合力,是监管一大难题。据他介绍,目前我省民政、老干局、残联、人社、工会、妇联和计生等部门都在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少有效协调配合,导致服务内容和标准不一,财政资源分化严重。“如果能够整合各个部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投入,由省民政厅归口负责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统一服务内容和标准,就能够形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合力,产生更好的整体效益。”谢池春表示。

  “强化管理应该延伸到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上来。”金剑君认为,社区居家服务内容和标准不一也与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关。“我跟很多老人沟通过,对他们而言,服务水平的好坏是最关心的问题。”他建议,海南应该严格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准入、运行和退出机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定期对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并制定处罚规定。

  服务于海口玉沙社区服务中心的海口星海社区工作服务站,是我省第一家由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民间组织,目前站里共有4名社工。中心硬件设施完善,棋牌室、图书阅览室、餐厅等一应俱全,主要提供老人休闲娱乐服务、日间照料服务等。据服务站社工冯丽娟介绍,中心虽然落户在玉沙社区居委会,但服务却辐射到金贸街道所有社区。

  3月22日,正在中心打兵乓球的徐阿婆对记者说:“平时我都在10点之前来打球,过了10点老人都来了,挤,要是别的地方能分流一部分老人就好了。”

  记者走访海口市各大社区发现,目前海口市大部分社区都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但大部分社区都还没有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一些老小区更是无法提供专门的社区养老场地。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全省仅投资兴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4家,其中中央投资1550万元,省和市县配套909万元,投入严重不足。而海南省要建设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需要四到五亿元的资金投入。

  “目前来看,海南省老年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服务保障"三无"、"五保"和特困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上,服务全体老年人还很少,资金、场地和人力都成问题。”谢池春坦言。

  4 破题

  养老护理持证上岗招募2000家机构参与养老闲置地转“养老地”

  “今年将举办两期初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初步计划培养200名初级养老护理员,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同时,将举办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培训班。”海南省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说。

  民建海南省委宣传调研处副处长沈德安则表示,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我省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可以尝试吸纳以大学生、社会热心人士为主的志愿者。记者随机对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50%左右的大学生表示,寒暑假或平时都愿意上门为老人服务。

  “针对这样的供求现状,应尽快建立养老互助网,方便社会力量开展帮扶和互助活动。”沈德安表示,各级政府可将辖区贫困老龄人口的生存情况、住址和照片等资料传到网上,供全省乃至岛外爱心人士自主选择帮扶对象,片区志愿者也可以就近服务。

  招募2000家机构参与养老。根据规划,到2015年末,全省30%的城市社区、15%的农村社区将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目前看来,这个任务看起来很难完成,全省在财政投入上有点"小家子气"。”谢池春表示,海南社区居家养老起步早、推进早,但推进力度比其他省份小。

  金剑君也表示,全省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扶助的财政资金投入有待加大。“单从海口市来看,2012年财政投入仅200多万元,绝大部分用于建立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各街道、社区服务站的软硬件建设上,其他市县更少。”他建议,在现阶段政府财政力度不足的现状下,海南可以考虑引进更多的民间服务机构加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列。

  有关部门也正在向这个方向探索。记者从省老龄办获悉,2014年全省计划招募2000家服务机构和服务商加盟。“在行业准入的前提下,政府还应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共同把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做好。”金剑君表示。

  闲置地转“养老地”。“白天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由专人照顾,傍晚再回家,这种养老方式受到许多独居老人的青睐,但现实是,全省投资兴建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只有14家,主要是场地问题难解决。”金剑君说。

  而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对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

  金剑君建议,海南省各级政府应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调整闲置的公益性用地作为养老服务用地。

  爱心存银行,老时取来用。“社区居家养老还可以探索一种长期的服务机制,即"时间银行"制度。”金剑君建议,社区应该为每个社区义工发放一本“存折”,对义工从事老人照料服务的时间进行登记,存入“时间银行”。

  “这种方法非常具有可行性,前两年,我去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调研的时候,发现那里的很多社区已经实施这种制度。”沈德安也对“时间银行”制度极力赞同,“义工存入的时间是可以支取的。打个比方,一个义工2013年从事老人照料服务100个小时,2014年又做了100个小时,那么他就累计存了200个小时的服务,等他老了或他的家人老人,就可以凭"存折"到社区支取同等时间的免费服务。”(记者 金昌波)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产业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