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靖奎老人干干净净地走了

2018-07-21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走,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这是电影《剃头匠》里,靖奎老爷子坐在麻将桌旁,对老哥儿几个说的一句话。今天早晨7时的八宝山莲花厅,没有华丽的仪式,却有着北京人的怀念。在这里,靖奎老爷子最后告别了这个他生活了101年的城市。

  同行传承匠人精神

  天蒙蒙亮,靖奎的家人就乘坐一辆大巴车赶到了八宝山殡仪馆。靖奎老爷子的遗体告别仪式是在莲花厅举行的。厅不算大,20多平方米。虽然没有大的排场,但就像老人生前总念叨的那样,干干净净,利利索索。

  告别仪式开始后,亲朋好友们两两走进厅内,向老人鞠躬告别。到场的除了子女亲属外,还有靖奎的两个徒弟和同行。靖奎的二弟子蒋自文,是专程从河南濮阳赶来的。“当年我在报纸上看到老人的故事,特别佩服他,专程来北京拜师。得知老人过世,我赶到北京,就为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

  东北人张德禄则是三次登门,最终成了靖奎的关门弟子。今天上午他也来到了现场。张德禄说,今年中秋节时,师父从床底把整套的剃头工具拿出来,传给了他。“有磨刀石、剃刀,这些都是老爷子用了几十年的工具。那磨刀石,还是师父的师父传下来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老人在世时曾教他刮脸等传统手艺,“人们离不开理发刮脸,这些手艺,我一定会传承下去。”

  靖奎的大儿媳也说,家里现在还有老人留下的一些遗物,包括理发用的两把旧推子、围布等等。“我也没洗,就想保存下来,留个念想。”

  “金板寸”的老板刘清池,一早开车赶来,送这位同行前辈一程。“我跟靖老是邻居,也是同行。老人对手艺的专注,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我们要传承他身上的匠人精神。”他说。

  曾经当过“掌柜”

  靖奎老人出生在顺义李桥镇,小时候在家里是独苗,挺得宠。年少轻狂的时候,他也曾经想过学武术闯荡江湖、学唱戏混迹梨园,然而最终他成了一个理发匠。十七岁的时候,他到地安门附近的理发馆当学徒,给师父师娘倒尿盆、干杂活,学了三年多的徒。

  后来在家人的帮衬下,他买下了地安门路口西南角的一座二层小楼,有了自己的理发馆,雇了伙计。当时他的生活很是不错,将生意做大后,在北京曾经拥有两家理发店,从政界名人到梨园名宿都曾是他的客户。手艺有多好我们今天已经很难考证,但靖奎好交朋友,为人颇有豪气,这是老顾客对他的评价。

  成了理发界标志性人物

  “文革”期间,靖奎回到了顺义老家生活。直到上世纪80年代,70多岁高龄的靖奎重返地安门,并且找到老顾客们,再一次开始了他的剃头匠生涯。2002年、2006年,老爷子以90多岁的高龄,拍摄了两部电影《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剃头匠》。后来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打那以后,知道靖奎的人更多了,老爷子应导演邀约,还去了一趟日本。

  岁数越来越大,曾经的400多位老主顾,一个接一个地离世。靖大爷也因身体原因,不再出门理发,部分老主顾则上门找他。每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老主顾、外国宾朋、记者都会来到老爷子家里,见证这个理发界标志性的人物拿起剃刀。

  10月31日早上9时20分许,靖奎老人于北京中医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本报记者 张硕

  许前程 文并摄 J233 J198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