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为老人提供社区临时照顾,通过一站式、到户式服务缓解家属长期压力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强实习生/许诺 通讯员/文燕媚)广州是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42个试点地区之一。6日下午,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广州将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并积极探索为家庭失能老人照顾者提供“喘息服务”。
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目前,广州市正在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借助这一改革,广州市将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优先纳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基础事项,加强部门协同和资源整合,构建多部门联动的为老服务网络。网格员重点摸查孤寡、独居等特殊老年家庭,推动社区居家养老便民化服务。
据广州市民政局局长庄悦群介绍,广州将努力打造市、区两级社区居家养老指导服务平台,发挥统筹协调等作用。同时,全面推进街镇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到2015年,实现有1万名老年人(户籍人口)以上的街镇建有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每个街镇有1个以上居家养老服务部、日间托老机构、老年餐厅。目前,广州市有170个街镇,其中约50个街镇的户籍老年人口在1万人以上。全市现有24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各街镇都建设了主要开展上门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部。
广州将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在10分钟路程之内就可以充分享受全方位的社区养老服务。全面推进一站式、到户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探索为家庭失能老人照顾者提供“喘息服务”,鼓励支持家庭养老和互助式养老。其中,“喘息服务”是从长三角地区学习到的先进做法。在社区里为老人提供临时照顾服务,让照料老人的家属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创新“医养结合”运作模式
据了解,广州将鼓励支持各区(县级市)、街镇引入市场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提供,落实《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全面布局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优化现有养老机构医疗护理功能,就近拓展医养结合、与机构养老无缝对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庄悦群介绍,广州市将创新“医养结合”的运作模式,整合社区养老与基层医疗卫生在场地、人力、服务等方面的资源,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日间托老机构积极依法拓展医疗护理功能,增设护理床位和服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养老机构、日间托老机构、农村敬老院以及老年人家庭等开展签约服务,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无缝对接,为居家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预约诊疗、转诊转介、预防保健、上门诊视、家庭病床、健康咨询等个性化服务。
目前,广州市白云区已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将日托机构与社区医院统筹布局、合作运营,试点开展家庭医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专业服务。
2020年基本实现“9064”目标
广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9064”目标,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4%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程度显著提升,总体水平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据了解,广州市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已接近10年,已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建有153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146个居家养老服务部、1460个星光老年之家、1113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24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120个日间托老服务机构、32所老年大学。由政府出资为1.3万“三无”老人、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老人等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上述设施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餐饮配送、文化教育、文体康乐、康复保健、心理慰藉、信息支援、紧急援助等养老服务。然而,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仍然较为分散,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服务内容多限于提供家政服务,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相对困难,市场活力激发不足,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