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每个家庭都有老人,每个人都会变老,如何养老成为当下人们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据公开数据显示,现在昆明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00万,毋庸置疑,昆明已经步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同时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发展趋势较为严峻。
面对如此庞大的养老群体,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变化,昆明市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十二五”以来,昆明出台了《“春风化雨行动”关于加强养老助残救助工作的意见》制定出多项政策为养老事业的发展作保障,截至2014年底,全市养老床位数2.35万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张,超出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15年年底养老床位将达27470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1张。窗外。小憩。敬老院棋牌室里的老人。窗里。摄影:记者 杨映波 赵永峰居家or养老院
“不少老人的养老观念正在转变”
每天早晨,75岁的邱大爷都会一大早就起来,围着昆明市官渡区柏寿老年公寓溜达一圈后,在一旁观看其他的老年朋友做早操,“我的腿脚不好,跟不上队伍,只能围着院子里溜达,就当是晨练了。”邱大爷说。
早饭过后,老人们7个一堆,8个一群,聊天、看报纸、打麻将、晒太阳,邱大爷随手拿起一份报纸和几位老人闲聊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有工作人员来为他们量血压,询问身体状况,是否有何不适。
“住在这里挺踏实的,虽然活动范围只有那么大,但满足老年人的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读书看报、唱歌、下棋、打麻将、打乒乓球……什么样的活动都有。”邱大爷入住柏寿老年公寓已有近一年的时间。因子女都不在身边,最初,邱大爷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但由于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限制,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到老年公寓养老。
官渡区柏寿老年公寓是一家民营养老机构,于2011年落成,至今运营已有近5年的时间。落成之初仅能容纳100多位老人同时居住。经过几年来的改扩建,目前已可同时容纳近400位老人居住。
记者了解到,昆明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5所,现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73个。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养老床位23500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27张。预计到今年年底养老床位将达到27470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将达30.1张。
在中国人眼里,多少都有着“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因此对于养老院、机构养老多少都会有些顾虑和排斥。但昆明市官渡区柏寿老年公寓负责人于海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老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不断改变,结合老人们家庭和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养老院,并在养老院安度晚年。
几年来,随着养老机构的不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有意愿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能够得偿所愿,缓解了“一床难求”的情况。
推进养老服务发展
4年建17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昆明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7.24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7.8%,在昆明市居住的外地户籍老年人近10万人,也就是说现居住在昆明的老年人近100万人。
邱大爷在养老院入住将近一年的时间后,不仅对老年公寓有了感情,也结交了不少的老年朋友。“昆明的空气好、环境好,适合养老。养老院在饮食上也考虑得很周到,每顿饭六菜一汤,不重样。就连米饭也根据老人们的习惯分软的和硬的。”柏寿老年公寓分别设置有单间和两人间,邱大爷在公寓里住的是单间,住宿、餐食、护理加起来,一个月的费用刚好是他一个月的退休工资。
在昆明,像邱大爷一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但由于养老床位的限制,更多的老年人为居家养老。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变化,昆明市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昆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2014年,昆明市出台了《“春风化雨行动”关于加强养老助残救助工作的意见》,市级财政每年落实2000万元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用于建设和运营补助。
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至今,昆明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173个,省级和市级共投入近1亿元资金,新增养老床位2500张,投入使用居家养老中心120个,每天到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就餐、日托、活动的老年人达1万人次。
福利越来越多
老年人免费乘公交 5年补贴超10亿
今年68岁的陈大妈退休在家10多年,由于身体还算硬朗,她和老伴选择居家养老。老两口平时空闲的时间较多,总爱往公园儿跑,“大观楼、翠湖、黑龙潭……昆明大大小小的公园,远的近的,几乎都跑遍了。”陈大妈说,现在老年人坐公交出门免费,进入昆明各大公园也免费,给老年人的福利越来越多。
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乐。记者了解到,几年来,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进入公园、免普通挂号费等26项优待优惠政策得到了落实,五年来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财政补助已超过10亿元。
此外,近5年来,昆明市共办理老年优待证25.6万本,全市每年有12万多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150多名百岁老人领取了高龄、长寿补贴,5年来共发放高龄保健补贴近3亿元。
为能够给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昆明市在街道、社区建立了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护理保健、紧急救援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2012年至今,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已达163个。预计到今年年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服务设施建设等将覆盖80%的城市社区和20%的农村社区。
据介绍,到2020年,昆明市主城区将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全覆盖,昆明市90%的乡镇和60%的村委会,要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为老服务站点。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为大力推进昆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昆明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实施意见》《昆明市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昆明市民办养老机构资金补助办法》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推进了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缓解了老年人养老过程中“一床难求” 的现象,降低了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率”,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养老床位
●截至2012年底,养老床位13163张。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养老床位数2.35万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张,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到今年年底养老床位预计将达到27470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1张。
补助标准
●2011年,80-89岁老年人每月领取津贴不低于20元,90-99岁的老年人每月领取50元,10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领取200元。
●2015年,80至89岁,每人每月50元;90至99岁,每人每月100元;100岁以上每人每月300元。
养老建设
2012年
出台《昆明市促进民办养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批准实施《昆明城市老年人设施专项规划》。
2014年
出台昆明市《“春风化雨行”动关于加强养老助残救助工作的意见》,市级财政每年落实2000万元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用于建设和运营补助。
2014年12月
出台《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实施意见》,对用自建产权用房兴办民营养老机构、用租赁用房兴办民营养老机构且租期5年以上的,入住率达到30%以上并年检合格的,新增床位按每张分别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10000元、5000元。对民办养老机构接收老年人每张床位给予每月50元的运营补助。
2015年
昆明市民政局在官度区的两个街道和呈贡区探索试点政府为“三无、五保” 以及高龄、失能困难老年人购买服务。(标准为每人每月100至300元)。
云南信息报 记者 高晓蕾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