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以“孝”养老比以房养老更靠谱

2018-07-23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保监会前一阵下发的关于“以房养老”的提案,将拟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实施,如果社会呼吁明显,意味着传闻已久的“以房养老”会亮相于大众眼前。将住房抵押给银行或保险(放心保)公司来领取养老金已经“临床”,子女或应反省和谐之家是否更切实际,据调查,老年人更喜欢与儿女们共享天伦之乐。

  养老模式多元化,也存在问题

  “以房养老”的舆论不绝于耳,既有赞扬也有质疑,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看,在国家、社会、市场、个人等责任主体之上,毫无疑问承载着巨大的养老压力,无论将养老问题放在哪个单位身上,无一不是重如泰山,“以房养老”的出现似乎将养老方式推向多元化,但是养老综合质量问题仍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养老现状来看,面对巨大的家庭压力,独生子女很难再稳妥地用自己的力量给老年人一个天伦之乐的晚年。老年人的晚年花费也在不断增大,而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恰恰能改善“有房富人,现金穷人”的“中国穷老人”现状,但也有不少市民对此提出质疑。

  根据传统养老及住房归属表现形式来看:(1)子女养老,房产由子女继承;(2)抚养人养老,房产由抚养人继承;(3)租出大房再租入小房,用房租差价款养老;(4)将房子出租出售,自己住老年公寓,用租金或售房款养老;(5)售出大房,换购小房,用差价款养老;(6)将住房出售,再租回原住房,用该笔款项交纳房租和养老;(7)将房屋抵押给有资质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每个月从该机构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去世后则用该住房归还贷款。

  有市民提出,每月拿着三千多块退休金,虽然能保证老年人晚年的基本花销,假如能把手上其中一套房抵押给银行,从而提高退休生活质量,未尝不可,但是房子是否会被压价?或者十几年以后房价飙升到不可想象的地步,银行或者保险公司是否会付出房价上涨之后的利润。

  说到底,“以房养老”只是养老多元化模式的选择之一,它不会代替、也代替不了其他养老模式。我国作为一个老龄化大国,巨大的养老需求潜藏着丰厚的市场潜力。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养老同样能够成为一种产业,同样应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养老资源。在国家、社会 、市场和个人四种责任主体的多元养老模式中,作为公共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应该具有最基本的兜底功能,而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各责任主体也须充分发挥各自角色功能,各方面共同编织一张覆盖面不断推广、服务水准不断提升的养老服务网络 ,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依”。

  传统伦理是以房养老的大阻碍

  先不说大城市的实际情况,按照诸城本地习俗来看,子女结婚父母要准备好房子,老人的房子最终还是会留给孩子,将房子留给保险公司或银行,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个笑话。除此以外,要推行以房养老还需要金融贷款、担保机构、资产评估服务、未来房价与现今差价、房屋产权等方面的大力完善,也需要很多部门的参与。

  另外,老年人在理解和沟通上可能有困难,很多时候都可以在小区内看到,一些给老年人免费测量血压的医院、门诊药房很难得到老年人的问津,像推销一些泡脚的药粉、健胃的茶叶之类的更难打开老年人市场,所以,如何得到老年人的信任,使老人愿意相信以房养老的制度是一个莫大(博客,微博)问题。据网上资料显示,对于“以房养老”,国内反对率超过九成,那为何社会舆论如此抵制呢?

  正大置业营销总监李文利表示,面对高耸入云的房价,辛辛苦苦当了一辈子的房奴,临到了暮年,房子终于成了自己的了,国人自然是很珍惜的,谁愿意让一生唯一的财富化为泡影,自然是想留给自己的子女,哪怕子女很不孝顺。生活了一辈子的城市,我们是舍不得离开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我们美好的回忆。而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失去了一生的付出。李文利说:“如果未来房价上涨,针对担保、赔付方面会衍生诸多问题;如果未来房价下跌,"以房养老"或许成为泡影”。

  另有地产负责人称,“以房养老”在国外的成功经验,不仅仅是体现这项政策本身的成功,而是其背后包含了其他一系列完善政策的支持。比如完善的产权制度,房屋不存在使用年限,免除了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比如设立遗产税或个人资产增值税制度,假如房屋等财产由子女继承,那么就需要交纳不菲的税费,这就使得部分民众更倾向于“以房养老”。但整体而言,“以房养老”只是一种补充性养老手段。社会的养老重任,绝大部分仍要靠公共财政支撑下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百善孝为先,以“孝”养老还应是主流

  记者调查了解到,本地老年人普遍面临的问题有:(1)社会飞速发展,子女为事业拼搏,很少有时间照看老人的生活,精神安慰欠缺;(2)医疗体系仍有待健全,老人生病住院,子女在医院与家之间奔波比较累;(3)老年人需要为儿女照看孩子,往返于学校之间路途较远,出行不便;(4)住房离商业圈较远,老年人购物不方便;(5)现今楼房多为高层、小高层,对于腿脚不好的老年人不太方便,虽然有电梯,但老人使用起来略显吃力;(6)另外,老年人为了跟儿女住在一起,离开自己住了多年的平房,还是比较习惯多层的低楼层;(7)老人单独在家,安全性让人担忧。

  针对这些问题,儿女应该慎重考虑在住房方面的选择。有热心市民称,与其考虑复杂繁琐的养老制度,不如多从儿女自身出发,提高自身修养;与其观望将住房抵押出去让老人领取养老金,不如为老人提供一个愉快、温馨的幸福之家。

  子女孝敬父母,就应深入理解、体会父母在养育自己过程中所耗费的大量精力和血汗,以及他们表现出的最真诚、最伟大、最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怀着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敬爱之心,去关心、照顾、侍奉父母,使他们感到舒心、愉悦和满足。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关心、照顾父母的生活,尽赡养父母的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起居、衣食、劳作都要悉心考虑,周到安排,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精力充沛地工作或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父母生病,应想法及时诊治,精心照料。逢年过节或父母诞辰,要买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食品,表达子女的一点孝心。如果父母有困难,子女应当全力帮助,宁肯自己困难些,也决不能让父母遭罪。另外,老人更需要精神上的赡养,生活条件好了,经济不愁了,以前看到子女拿点钱带点东西回来觉得开心的感觉也不复存在。宁可看看孩子有没有胖了瘦了,心甘情愿为他做顿饭,这些都会让老人们获得一种经济上无法获得的愉悦 ,来自心理的这种感受会更持久,也更真实。

  有市民表示,百善孝为先,首先要善待老人,只有精神物质两方面都让老人满足 ,做儿女的才是真正尽到孝心。因此,在生活中,子女要尽量顺从老人,与老人交心,使老人精神得到抚慰。在物质上也要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让老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保障。

  另外,老人们都希望子女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年人在子女的孝心需求方面,其精神层面的需求更胜于物质需求,所谓精神需求就是希望子女多与自己沟通、交流,使自己的生活充满亲情。此外,老年人还需要子女的尊重和善待。在生活中,老年人都希望子女能充分尊重自己的生活选择。所以说,做子女的要处处尊重老人,甚至是老人的一些缺点,子女也要多宽容和谅解。

  文/图 记者 钟阳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以房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