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张检察官,我是张高平呀,我被无罪释放啦……”2013年3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张高平、张辉强奸再审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高平、张辉无罪。失去了10年自由的张高平第一时间拨通了张飚的电话。当得知张高平被无罪释放后,电话这端的张飚听了之后说“好”,他顿了一下又说“好好好……”电话另一端的张高平,大哭。
张飚5年的坚守终于画上了句号,一件尘封多年的冤假错案终获纠正;而张飚本人也获得各种荣誉。人们在表达对他钦佩的同时,也不禁提出疑问,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如此坚守信念,如此执著,如此负责任、有担当。
5年执著坚守
张飚为张高平案的5年坚守,开始于2007年与张高平的一次谈话。那时,张飚只是想“稳定犯人情绪”,然而,随着深入了解,他发现这起2003年5月发生于浙江杭州的叔侄俩“强奸致死案”疑点重重。随后,张飚开始为张高平申诉。
张飚为张高平申诉的种种举动,新疆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张书荣印象颇深。“张飚很执著。作为一般工作人员,为一个案件核实三遍五遍就差不多了,当年办案的人调走的调走、退休的退休了,经常找不到人,但张飚就是坚持,光打电话就坚持打了几年。”张书荣回忆道,“说句老实话,把我都打烦了。”
“到监狱,张高平遇见我就问,"张检察官,我的申诉材料他们收到了没有?有没有回复?"”张飚模拟当时的情形对记者说,“每次张高平这样问我,我都会和他说"请等待""请耐心等待"。”
每当想到张高平的申诉到现在还没答复,张飚就开始着急,“赶紧打电话、发函”。
从2008年起,石河子检察院连续5次将张高平案件的申诉材料寄交浙江省高院、检察院。
张飚的热情、执著与坚守,得到了许多同事的钦佩,但也有一些流言中伤张飚。替张高平不断申诉,张飚本是坚守一名检察官应做的工作职责,然而,期间却遭到了不少非议。
“有很多人诋毁我,说我收张高平的钱了。还有人说,我和张高平都姓张,我们俩是亲戚,所以才替他不断申诉。甚至,有人说我收了张高平4000元钱,说得有鼻子有眼。”至今讲起这段,张飚还是很惊诧。
“当时,我听了这些诋毁后,心里挺难受。”张飚说。据张飚妻子回忆,那段日子,张飚回家经常会叹气,“心情一直不好,闷闷不乐”。
当时张飚承受着各种流言的中伤,“承受了一些压力”。
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分管监所检察工作的副检察长李晓齐说:“张飚平日话很少,就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就这样,张飚在压力下坚持为张高平申诉,直到退休。
2011年2月,张飚退休。“我们给他办退休手续的时候,张飚对我说过,希望领导同事继续关注这个案子。”张书荣说。
张飚退休后,一次去杭州旅游,还专门乘坐大巴重走了一遍张高平叔侄冤案发生时的高速路线,观察“作案地点”的现场环境,测算汽车经过两个收费站的大致时间。“这么做没有什么具体原因,就是觉得这个案子的工作还没有做完。”张飚表示。
始终如一的“较真”
张飚的这种执著精神,不光体现在张高平申诉案中,也体现在他参与办理的其他案件中。“张飚认认真真一辈子,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一追到底。”石河子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将说。
2003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保外就医专项检查活动。张飚等检察官对石河子监狱脱逃、保外就医和请假未归罪犯的材料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张飚发现,一名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在1995年6月15日以父亲病危为由请假45天,却一直未回到监狱,已经脱管失控近8年。
张飚感到事情的严重性,经深入调查得知,这个脱管的罪犯陈某,是某舰队副司令的儿子,因犯劫持船只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监狱也曾多次发函要求其回监狱服刑,但是一直没有结果。
当时有人提醒说,陈某有背景、要慎重对待。张飚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我才不管你是不是司令的儿子,只要你请假未归,只要违反了规定就要收监。”虽然回忆的是多年前查办的案件,张飚的脸上和话语中依然透着那股不屈的坚定。
第一次发函,没有结果。张飚不放弃,再次向领导汇报,又接连两次向脱管犯人所在公安机关发函。直到2005年,石河子监狱派人将陈某押解回监狱服刑。
张飚的同事魏刚认为,张飚的执著与他是军垦二代的身份分不开。“石河子是一个移民城市,这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军垦士兵的执著、开拓精神。张飚的父亲是参与建设石河子的老兵,他是"军垦二代",他身上也传承着父辈身上的那种执著精神。”
“老张非常认真,特别执著,交给他的工作我们很放心。”魏刚说。
吃“牢饭”的检察官
目前仍在石河子监狱服刑的罪犯杨建武(化名)说:“张检察官从不像外界有些人那样用憎恶、厌恶的眼光看待服刑人员,他和蔼可亲,跟我们没有距离感,切实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他像亲人、朋友,我们有事愿意向他倾诉。”
在服刑人员的眼中,张飚是一个没有“架子”的检察官。他的这种品质也让同事们印象深刻。
曾经的一次经历,让张飚印象深刻。在监狱,按规定检察官要与监狱干警一起吃工作餐。但是,在一次巡回检察时,张飚却吃了“牢饭”。
“服刑犯人的饭菜多得很。大盆的菜,馍馍(类似于北方的馒头)成筐装,我们能吃饱就行了。”张飚回忆。这次是张飚第一次吃“牢饭”。
“张高平见到我们吃"牢饭",以为是监狱的干警刁难我们,给我们难看。”张飚解释道,“其实,监狱的干警叫我们去吃饭了,只是我想吃一下"牢饭"。当时我的出发点是让工作做到位,吃了"牢饭"就知道服刑人员的饭菜好不好,并不像谣传的那样吃不饱。”
此外,在监狱的巡查过程中,张飚对每一名服刑人员从不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身份抬高,总是训斥别人,服刑人员的心里话就不愿意和我们说了。”张飚说,“虽然我是检察官,但是我和服刑人员谈话的时候,我们彼此平等,这样服刑人员就愿意把他们的诉求向我说出来。”
“我的父辈是中国最基层的老百姓,他们善良、真诚、热情。他们的生活态度传承到了我身上。”张彪表示,“即使是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他们也是公民,也有法律赋予的权利,我们就是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 段文静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