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天山网讯 (通讯员赵海琴 周峰报道)在大多数人眼中,扫马路是一件又脏又累的苦差事,然而,今年76岁的巴里坤县花园乡花庄子村四组村民李守奎,却不论寒冬酷暑,16年间,坚持义务清扫村里的9条近10公里的村间道路。其中的艰难与困苦,只有李守奎一个人知道。
11月6日,记者采访李守奎,他正在村里新建的文化室里义务打扫内外卫生和生火炉。
村民李生华对笔者说“ 守奎管文化站确实好,任劳任怨,我们玩了,把扔下的东西,我们一走,他就打扫到,每天炉子他架的能,确实辛苦。”
1959年,李守奎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千里迢迢从老家江苏沛县,来到巴里坤县花园乡花庄子村安家落户。
李守奎回忆说:“ 当时我20岁,20岁给我批了一个团员,毛主席号召支援边疆,江苏人多,新疆人少,党团员带头,我是团员,我就带头来到新疆。”
1998年的一天,李守奎去地里干活,发现村间道路两旁牲畜粪便无人清扫,妨碍村民出行;堆放在路边的生活垃圾也弥漫着阵阵异味。向来爱管“闲事”的李守奎又走了几条道路,发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是,他萌发了打扫村间道路卫生的念头。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扫地是件又脏
又累的差事,光是灰尘就够呛人的了,但李守奎从不嫌脏,反而觉得能为大家带来洁净的环境心情很好。一开始,大伙儿不理解她的做法,常取笑她:“是不是吃饱了撑得,又没有工资这么卖力图什么呀?”对此,他常笑着说:“如今生活好了,在家烧完饭没事,把周边卫生打扫干净看着也舒服,既方便了大家行走又快乐了自己,两全齐美的事呀!”刚开始家里人以为他是心血来潮,时间长了也就慢慢习惯了。附近村民也渐渐理解了他的做法。
村民 侯作福说:“ 原来,花庄子村这个路也脏得很,牲口多,粪拉的到处都是,卫生也不好,一开始,谁也没说让他扫,他自愿拾粪,9个组路上的粪拾的干干净净的。”
从此,花庄子村的乡间道路上多了一位“美容师”,以前脏乱的景象改变了。早晨天还没亮,李守奎推着手推车,沿路捡拾粪便,清扫道路。中午就在路边简单吃些干粮再接着干,直到下午天黑前才收工。起初,李守奎老人承担着村里9个生产小组道路的清扫任务。2007年,他又开始清扫8条通往S303省道的道路,清扫长度达到10多公里。去年,村里修建了新的文化室,李守奎老人又义务承担起打扫文化室内外卫生,给炉子生火的工作。
将乡间道路打扫一遍,需要3天时间,每周李守奎都会打扫一次。即使手上生冻疮,腿疼得厉害骑不了三轮车,他都没有想过放弃。李守奎这么坚持,家人的态度也从反对变成支持,在清扫期间为他送水送饭,家里有农活也不告诉他。
李守奎的老伴很早就过世了,五个子女也相继成家。只要逢年过节,子女们都要回家看望老人;在村民眼里,李守奎是个“热心人”,经常帮助附近困难的村民,自己却从不收人家一针一线,村里修防渗渠、建水库,他都积极参加,谁家有困难,他总会尽所能地帮忙。年复一年,李守奎的举动村里人看在眼里,在潜移默化中被深深打动,逐渐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自觉维护村里的环境卫生。
李守奎不是清扫员却义务干着清扫员干的活,每天早晨和傍晚,延着扫帚扫过的痕迹都能看到同一个身影,村里的环境改善了,他打心里高兴。李守奎把这项工作当做一种乐趣。他说:“农村建设跟着城市走,城市的环境卫生搞得那么好,农村也要跟上去。”。
李守奎老人的事迹感动着村里的每一个人,全村形成了“人人学好人、人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李守奎说:“以后,我只要能感动,80岁我也干,这个思想坚定,我是永远为人民服务,干好事。
因此,李守奎多次被花庄子村村委会授予“好村民”先进个人”;2013年获得“最美哈密人”“巴里坤县第四届文明县民”等荣誉称号。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