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中国建设报记者 杨亚茹 北京报道
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居家养老是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9073”不能仅仅关注其中的3%,更要关注97%的养老状况。
中国的养老产业从未如此火爆,社会的参与热情也被迅速点燃。养老地产、老龄社区、疗养社区、老年公寓等涉及养老产业的概念,正在频繁地被各方参与人士广泛提及。
尽管商机无限,但不可否认,在火爆的背后,服务标准化不足、盈利不清、人才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而以上正折射出国内养老产业面临的迷惘困境。
在此背景下,4月18日,第六届“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高端论坛”在北京清华科技园举办。
“中国的养老产业需要加速成长,它不能再等着‘被搀扶’,而要作为一个婴儿,努力站立起来自己去前行。”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袁昕在论坛上发表的此番言论,也许正是当下养老产业最需面对的。
养老,从事业到产业
当下的养老压力用史无前例来形容并非危言耸听。
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的数据,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总数超过2亿,到2025年,这一人数将超过3亿,2033年将可能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
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伴随着一个超大规模和超快速度的中国老龄化进程,之前完全依赖政府保障性养老的局面难以为继。养老,必将从一份“事业”转型为社会共同参与的一个“产业”。所以,这也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60后步入老年,从现在到2020年前后,将是国内外企业抢占养老产业大市场的黄金战略期。”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透露,中国老龄协会将出版中国首部《老龄产业蓝皮书》。此书调研分析后的数据显示,包括老龄金融业、老龄生活用品业、老龄服务业、老龄房地产业四大板块在内的中国老龄产业,将从目前占GDP的1/12,提高到2030年的1/5。
“事业”到“产业”,虽一字之差,但路途漫长。
正如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成海军所言,中国的产业化进程历经十多年,初具规模,但是形成良好产业发展状态和完整产业链的并不多见。“从养老产业促进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实现产业转型这三个角度来看,目前转型还不够,应该说刚刚开始。”成海军直言,当下养老产业最重要的是要理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其实这个话题已经说了20年,现在更急需厘清,否则养老产业仍是一盘散沙。”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老年人福利处处长王辉也表示,对于人们心目中“夕阳中的朝阳产业”,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他认为,最重要的在于明确养老服务是一个产业,政府统包统办的养老机制将不复存在。“政府要从养老服务的直接供应方,变成养老服务的购买方和监管方,更多的职责是动员市场力量并规范市场行为。”
如果说政府在养老产业中担任的是“红绿灯”的角色,那么,开车上路的则变成了民营资本。对于养老产业涉及的地产、服务、医疗、生活用品等诸多领域,民营资本面临的是一块“大蛋糕”。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国内企业的参与度其实并不乐观。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举例说,他曾在对日本的一次参观访问中了解到,日本老人吃饭的勺子可供选择的类型有上千种,拐杖类型更多,有1万多种,而这得益于日本众多企业的参与。谨以此例,反观国内,差距立现,政府的引导力度仍要加大。
“90+7”比“3”前景更广
说到养老产业,不能不提养老地产。对于“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依靠机构养老)而言,不少房企选择养老地产作为转型之作,在“3%”上做的可谓风生水起。
“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居家养老是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不能仅仅关注其中的3%,更要关注97%的养老状况。”成为本届养老论坛共同传达出的一个声音。
“我认为养老地产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很小。”花样年控股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花样年公益基金会名誉会长潘军很疑惑:“为什么养老地产喊这么多年没有一个成功案例?”几秒钟后,不少人给出了同一答案:“因为养老地产不符合目前的中国国情。”
说到养老地产,你首先想到的也许是一方山清水秀之地,也许是一套完备的养老服务设施,也许还有随时可供学习的图书馆。这些全面、大型、高端的养老住区,完全可以支撑老人们的幸福安居。但正如潘军所言,一些养老地产项目通过地产做养老,但本质上仍是在做地产。
“房地产是买地、建房、卖房,这是个快速回笼资金的过程。用地产思维做养老,不亚于是在‘放短线钓大鱼’。”潘军表示,目前对机构养老有真正需求的是“30后”,市场其实并不大,却涌入了太多的开发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对于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渗透还微乎其微。在本次论坛上,来自北京的八旬老人王奶奶的经历让人动容。
王奶奶的老伴生病卧床,子女不常在身边。每次老伴需要翻身、起身的时候,王奶奶一人无法完成。因为长久不活动,老伴又被捂出了一身病。其实,王奶奶的愿望很实际也很小:“一是希望为老人设计的床、轮椅等设施可以轻便些,二是希望街道和社区可以提供老年服务。”
“摒弃养老地产的思维,扎扎实实做真正意义的养老服务。”潘军强调,花样年看中的就是居家养老的潜在商机。目前,花样年已经开始建立社区照顾中心。照顾中心进驻社区后,可以为老人提供洗澡、买菜等家政服务,也提供精神照料。据悉,社区照顾中心将基于对现有养老资源的重组,提供平价服务。
为保证获取一定的回报,潘军表示花样年将向互联网学习,首先形成老人黏度。“地产商做养老,必须放弃短期获利的行为,做长期准备,做细致服务。居家养老能做好的话,中国养老产业的春天也就不远了。”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