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昨天,杭集镇船村,陈宜林老人指着那件曾遭遇火烧烟熏的砖雕告诉记者,这就是76年前日寇火烧进士府残留下来的。目前,这件文物被船村历史文化陈列室收藏。
1938年,这里曾发生了日本侵华期间扬州十大惨案之一的杭集惨案,100多人遭屠杀。虽然陈宜林那时候还没有出生,但历史通过祖祖辈辈的讲述,在后人中口口相传,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要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牢记振兴国家的责任。虽然镇里没有搞公祭,但是陈宜林自己带着鲜花和纸钱来到纪念碑前祭奠。
惨案回顾 76年前日军屠杀100多人
民国二十七年农历八月初一(1938年9月24日),一队日军从仙女庙(江都)方向朝杭集开来。他们得到汉奸吴德权、吴德顺(解放后被镇压)的密告,称杭集有“支那兵”(日寇称中国抗日军队为支那兵),借口抓“支那兵”,日军在杭集杀人、放火、强奸,制造了八月初一杭集惨案,100多人死于枪杀。
八月初一清晨,日军汽艇在芒稻河巡逻、监视,见到可疑人员就开枪射击。一队日军从北边进入杭集,走到裔家庙,抓住陪伴新婚妻子回娘家的刘正存带路。
在今天的王集地界,农民刘鸿璧给儿子送早饭,走到王里墩老屋墓处,听到嘈杂声,说日本人来了。他赶紧躲进麻田里,被发现后,打死在麻田边。
翟家庄附近3个女青年相约赶集,日寇发现后追赶,女青年慌不择路跳进河里,仍被拖上岸并遭到强奸。
在镇上,赶集卖米的杨兆夏吓得躲进人家房门后。日军紧追不舍,进屋后看到房内顶上的铃子晃得直响。推开门,见一男子浑身哆嗦像筛糠一样,随即举枪把杨兆夏打死。
临近杭集街时,日军一路上已抓了20多人,被枪杀和枪托砸死的有十多人(其中有刘正存)。日寇进了街,把来不及逃跑的居民一起押到东下街的“小人堂”(原下街东侧的慈善育婴堂)。凡被怀疑是“支那兵”的,均遭枪杀。
日寇继续向南,来到原太阳站(今夏庇村小兴圩南),又枪杀我不少同胞,其中有卖盐的陶正荣的父亲陶大祥,陈家圩梅嘉福的大儿子遭枪杀,二小圩的一个姑娘遭强奸,在江边抓住余久原的弟弟带路到新联小八港江滩,又被枪杀。第二天(八月初二),日寇又到史家大庄,放火烧了陈宗干家的房子,隔壁陈公甫家房子也被烧。连同曹三家的房子,共有60余间。
其中最悲惨的是船村一个妇女,因怀孕9月,即将临产,被日寇枪杀后,母亲死了,婴儿尚在腹中蠕动。后来这名婴儿的儿子成了著名的学者。
为纪念八月初一惨遭日寇杀害的同胞,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杭集镇政府在东下街大路南端,今双隆村红专组后面建起遇难同胞纪念碑,供后人凭吊,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夕阳的余晖里,老人孤独地走在船村小巷,小巷深处是杭集人心中永远的痛。
亲历者说 4份口述史直指日军罪证
在邗江区党史办,记者看到了2006年在抗战调查中几位杭集老人关于杭集惨案的口述资料。
证人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住 址
倪忠惠 男 1921.9 邗江区杭集镇八圩村九圩组
调查日期:2006年10月17日
受访人:倪忠惠,男,现年86岁,杭集镇八圩村九圩组人
受访人口述: 杭集下街惨案发生在1938年农历八月初一,那一天,日军在杭集大屠杀,镇上卖盐的陶正荣的父亲陶大祥在蔡五圩后面惨遭日军杀害。姚月英的儿子被日军打死。八圩余久原的兄弟被日军胁迫带路,在新联小八港被杀害。
翟庆义 男 1931.11 邗江区杭集镇龙王村田庄组
调查日期:2006年11月12日
受访人:翟庆义,男,现年76岁,杭集镇龙王村翟庄组人
受访人口述:1938年农历八月初一,一队日本兵从二桥沿裔庙大路来到翟庄,冷翠云的姐姐和另一个姑娘上杭集遇见日军,躲避不及,慌乱中跳入河中,被日军从河里拖上来轮奸,两天后死亡。
刘菊珍 女 1921.12 邗江区杭集镇裔庙村岸东组
调查日期:2006年10月13日
受访人:刘菊珍,女,现年86岁,杭集镇裔庙村岸东组人
受访人口述:在1938年农历八月初一,我丈夫在岸西组姚家门口被从二桥来的日军抓到杭集,用机枪打死,死时20岁,刚结婚9天,十分悲惨。国仇家恨我永远不会忘记。
4
肖令相 男 1929.11.20 邗江区杭集镇新联村伏西组
调查日期:2006年10月10日
受访人:肖令相,男,现年78岁,杭集镇新联村伏西组人
受访人口述:在1939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军在小八港乘汽艇来到北大圩(今新联村伏东、伏西组),将躲藏在草窝里的徐寿桃、刘华万、小金子以及从西边沿路抓来的十多人用机枪扫死在小八港江滩上。日军在火烧北大圩时,抓走三圩塘(今新联村三圩组)教书先生胡大,后在小八港江滩被机枪打死。
通讯员 市党史办 记者 姜涛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在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扬城社区、学校纷纷开展“国家公祭 勿忘国耻”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们还通过PPT回顾南京大屠杀历史、幸存者回忆故事串讲、赠送书籍、放映影片《南京!南京!》等加深居民对这段屈辱历史的认识,号召大家“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奋力拼搏”。
普通市民如何参与公祭
一篇悼文或几句祭语都可
灾难的历史,理应成为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规格举行国家公祭,更需全民一起参与。
自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在“万人坑”遗址边默哀,在“哭墙”前献花;数以千万计的网民,在国家公祭网和手机客户端上,进行网络祭奠。
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当天,又该如何参与?
国家公祭日设立专家组成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等专家建议:为遇难同胞送上一篇悼文或几句祭语,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悼念;打开电视、广播或网络,随时注意南京主会场的公祭仪式,在警报声响起的那一刻,立即停止手中的一切,在警报声中肃立、默哀;关注公祭仪式的细节设计,领悟“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要义。此外,当天应尽最大可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短暂的公祭仪式很快就会结束,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收获铭记历史的责任、振兴国家的担当。这是举行国家公祭的要义所在。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张生表示,首个国家公祭日后,公众更需加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与我国近代史的学习,从历史汲取教训,获取奋发的力量。
国家公祭祭奠谁?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化学武器死难者
细菌战死难者
劳工死难者
慰安妇死难者
三光作战死难者
无差别轰炸死难者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