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为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于近期启动医养结合型养老体系建设项目。计划到2020年底,全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包括医疗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基本建成以医助养、寓养于医、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有病治病、愈后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精准、持续的医疗服务。
一、明确管理体制
(一)建立政府依法管理、行业规范自律、实体自主运营的管理体制。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研究出台《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
二、拓展服务内容
(一)扶持以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将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有机结合,使服务内容由基本生活照料向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紧急救援等方面延伸。
(二)将患有慢性病、残障、大病康复期、绝症晚期的失能老人,作为医养结合的主要服务对象。
三、实现资源转化与整合
(一)有条件的二级、三级医院,要充分利用闲置的医疗资源,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助养服务开设老年病科、老年病房和医疗专护病房,做好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二)整合社区资源。
1.推进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区(村)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居委会、养老机构密切配合,建立社区(村)老年人健康档案。
2.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每年组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查体,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每半年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进行一次免费体检。
3.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针对不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社区成立文体娱乐、医疗康复于一体的多功能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托管照顾、康复娱乐等服务。
四、开辟绿色通道
(一)协调指导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进行合作。建立协作合作机制,签订医疗护理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可及的医疗护理服务,形成互补、互动、互助、互利的服务合力。
(二)鼓励普通养老机构与周边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急救绿色通道,并成为医院的康复病房。
(三)对不具备医疗资质的签约养老机构以及居家养老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出诊、全科呼叫、家庭护理和家庭病床等延伸性医疗服务。
五、出台服务标准
(一)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为契机,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出台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社会团体标准和联盟标准。实施管理服务质量等级评定。
六、设置配套设施
(一)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卫生所(室)。组织医疗志愿者,轮流值班坐诊,为养老机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二)引导特护和老护人员,从医院向养老机构转移。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
(三)在养老机构中,设置急救设施或120 急救车。与医院合作,开通急救通道。
七、开展上门巡诊
(一)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上门提供护理服务。为居家养老和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医护服务。
(二)公立医院定期或不定期为养老机构老人检查身体。发现疾病前兆及时预防,并制订好下一步治疗方案。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到养老机构开展健康检查和护理指导活动。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低偿服务的方式,满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八、开展长期护理保险
针对养老机构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探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开通医保。
九、开展养老照护
积极开展国家级计生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工作。制定试点方案,开展需求调研,组织技能培训,保障计生家庭老年人能够获得所需的、适宜的健康服务。(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供稿)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