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路遇走失老人,你会怎么做?昨天下午,一位八旬阿婆(右图)不慎在地铁里迷失方向,恰巧本报编辑小鲍看到这一幕,立即上前帮助阿婆。最终在包括本报编辑在内的众多好心人帮助下,找到了她的家人。此举亦给寒风中的平安夜增添了一丝温暖。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近15时 发现走失阿婆
“我送您下车,我们一起走。”
昨天下午2点45分,小鲍就像平时一样,匆匆乘上地铁7号线前往单位上班。当地铁行驶至镇坪路站时,他听到车厢内有一些嘈杂。由于隔着五六个人的距离,他隐约听到一位阿婆在向乘客问路。
“中山北路到了吗?”问路的阿婆看上去七八十岁,操着上海口音,抱着地铁座位旁的扶手,不断地向周围人询问,一脸焦急。“不好意思,我听不懂上海话。”一位男乘客抱歉地退到一边。而旁边另一位听不懂上海话的女乘客很努力地试图与老人交流。
“7号线是没有中山北路站的,您是想去中山北路吗?”一边思忖着,小鲍一边走上前去,用上海话对老人说:“到中山北路的话,您乘反了,要往回乘。我送您下车,我们一起走。”
等到达昌平路站时,小鲍搀扶着阿婆下了车,并陪同她等候对面列车。此时,老人又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这里是不是瑞金路?”这时小鲍意识到,阿婆有些意识不清,肯定是迷路走失了。此时,他立即找到昌平路站地铁工作人员,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向工作人员说清楚,并且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才放心离开。
但是小鲍并没有置之不理,把阿婆的照片发布在微信、微博上,希望试着借助网络力量,帮助阿婆找到家人。
15时30分 民警帮助阿婆
“我们是警察,你不要怕。”
下午3点30分,走失阿婆被昌平路站的吴警官送到了地铁镇坪路站。因为镇坪路站有公安内部查询系统,可以尽快帮助阿婆找到家人。
“这是哪里啊?”走进警务室时,阿婆有点惊慌。“阿婆,这里是派出所,我们是警察,你不要怕。”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上海火车站治安派出所民警小胡和王警官热心地跟老人打招呼。
阿婆虽然记得自己的名字,但不知道自己名字是怎么写的。于是,两位警官耐心地在电脑里查找起来。阿婆一会儿说她家住淮海路,一会儿说住瑞金路。一一查找后,都不对。信息不明确,在户籍库里查找,犹如大海捞针。
这时,阿婆开始着急起来:“几点钟了?我要回去了!”“阿婆,不要急,您要喝水吗?肚子饿吗?”两位警官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唤起她的记忆。
“阿婆,您老伴叫什么名字?今年大概几岁了?”这一问,柳暗花明。终于,经过40分钟的查询,民警们找到了阿婆的老伴,“阿婆,是不是这个啊?”“对的,对的。”民警们此时才松了口气,立刻通知了阿婆的家人。
16时30分 家人接走阿婆
“幸亏有你们,太感谢了!”
下午4点30分,焦急的老伴赶到镇坪路站警务室,来领阿婆回家。“老伴年纪大了,下午1点多钟,她出门去倒垃圾,结果就不见了。我到处找,都没有找到。幸亏有你们,太感谢了!”80多岁高龄的老先生对民警连连道谢。民警们不忘对家属进行教育:“她这个样子,以后不能让她一个人出来了啊!”
“把走失者交给家属,是我们的责任。”一直在帮助阿婆寻找家人的民警们告诉青年报记者。放下刚刚翻找过100多条信息的疲惫,民警又再度出发去站台周围巡逻。
从下午3点开始帮助走失的阿婆寻找家属,到下午4点30分老人被家属领回,短短一个半小时,让人感受到上海热心人的温度和上海民警办事的效率。
[正能量]
朋友圈迅速转发,只为找到她家人
“阿婆的家人找到了!大家不用再转发啦!”小鲍在微信上第一时间告诉朋友们这个喜讯。
就在民警忙着帮阿婆查找家属的时候。一则名为“平安夜,愿阿婆早点回家!”的微信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那是小鲍扩散的“寻人启事”。“我通过群发功能,向200个朋友发送了这个"寻人启事",结果非但没有一个朋友把我删除,大家还纷纷帮着转发。有些朋友的朋友看到这个微信,还专门打电话向我核实情况。”小鲍告诉记者,至少有五六个“朋友的朋友”打电话过来。
事实上,我们身边,像小鲍这样的年轻人是大多数。记者经常会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各种“寻人启事”,由于微信中,有不少虚假信息,因此,不少认真负责的人,会先打电话过去确认真假,然后再转发。
曾经帮“朋友的朋友”转发过寻找老年痴呆症父亲信息的罗小姐告诉青年报记者,“老人后来没几天就找到了,虽然并不是通过微信找到的,但是,看到微信上大家都在热心转发,就会让人很感动,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为走失老人找到家,民警尽心尽力
眼下,随着上海进入老龄化城市,寻找走失的老人,为老人寻找家人,已成为公安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虽然,网络传播的能量巨大。但是最终找到人的,往往还是公安部门。
“首先,我们要问清走失者的个人信息,如果能报清楚的,我们就通过指挥中心进行广播,在整个轨道区域寻找其家人或走失的亲属。我们每个车站都有"驻站民警",民警们都会收到寻人信息,然后到各自车站寻找,看看有没有符合特征的人选。”地铁镇坪路站的“驻站民警”小胡向青年报记者介绍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公安内部系统查询。”对于犯糊涂的老人来说,有时,他们无意中流露出来的一句话就是重要线索,只要信息多,够仔细,最后基本都能找到家人。
如果通过公安内部系统还是查不到,那么还有一个“笨办法”:带着走失者重走来时的路。“让他们回忆一下来时的路,这里或许不熟,到了外面就熟了。”有着丰富寻人经验的王警官表示,“只要花时间,用这种方式最终总能帮他们找到家的。”如果把老人带到外面找,还必须配备一位女警随行。
一旦找到家人,也不能说领走就领走。为了防止“冒领”,民警们还要跟家属一一核对走失者的姓名、出生年月。如果有需要,还会送他们回家。
[提醒]
多花些心思 关爱身边老人
年纪大了,身边的老年人会出现各种“状况”:几分钟前刚对他说过的话转身就忘记了;今天刚给他配好的钥匙明天又知道扔到哪里了……有些是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还有些可能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如今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常有老人走失的事发生,上海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何育生副主任医师提醒市民给予老人社会安全方面的关注:最好有专人照顾,避免让老人单独出门;为老人做识别卡,写上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资料;这样一旦他们走失,发现的人看到卡片后,可以第一时间跟家属联系。
此外,就像对待儿童一样,一些家庭也开始尝试为上了年纪的老人配备GPS定位设备。这种定位器,外表看起来就像一块手表,老人佩戴在手腕上,动态追踪记录老人的行动轨迹,家属可通过GPS定位及时找到老人。“户外定位器”还具备“电子围栏”功能,就是在家属的授权下,为老人设定一个活动范围,老人超过这个活动范围,定位器就会由人工或者电子语音呼叫,提醒老人身边的人注意:这位老人需要得到帮助。
只要多花些心思,多关心我们身边的老人,这些走失事件或许就能避免发生了。
A03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