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听了“洗脑”讲座,买回大把“保健品” 老人这么任性,子女知道怎么回事吗

2018-08-11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张叶 绘

  “老年人"讲座"盛行,每天都有免费礼品发,老人被"讲座"洗脑后,花大钱买回一大盒子营养药当宝贝。怎么没人管管?!”日前,常州一网友的“控诉”引起众多为人子女者的吐槽。记者调查发现,当下各种保健、养生讲座以免费名义吸引老年人,在演讲鼓动下,老人们往往买下被夸大功能且价格不菲的产品,掉进“讲座圈套”。江苏警方表示,这类行为难被认定为犯罪;只能提醒老年市民,小心讲座背后有“陷阱”,守好自己的养老钱。 通讯员 苏宫新 扬子晚报记者 梅建明 于英杰

  网帖控诉

  清晨出门听讲座,家里二老被“洗脑” 上千元买的“营养药”,其实根本不值钱

  “每天5点左右,两位老人就起床去街上听讲座了,这么早也够拼的!前几天回家听到奶奶在问我老妈借点钱,说是买什么营养细胞的药。”常州一名网友在“化龙巷”论坛上控诉,爷爷奶奶参加“讲座”后领回围巾、马桶垫、袜子、筷子,还有泡茶、活络丸什么的当宝贝,最后花1000元买了一盒营养药,他上网一查都是骗人的,根本就不值这个钱,希望有关部门能严查。

  很多网友跟帖,说自家老人也这样,一接触这些保健品讲座,就像被洗脑一样迷信这些产品。一个网友说家里老人花3万多买了3张磁疗床,让全家人很抓狂。

  尽管儿女们怨声载道,可老人们往往“执迷不悟”。网友们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不要让这些“讲座”再坑老人了。

  身边案例 1

  下单近万要买8床“保健被”

  南京市瑞金路某小区的李大爷退休后喜欢在小区公园散步跳舞,最近听说广场上来了讲师团,决定一探究竟。李大爷到那儿一看,已经有40多个老年人围着几张桌子,听得很认真。主持人方某解析了一番老人常见病,然后推荐一种能治疗这些病的保健被,称这被子能降压,改善睡眠,还能改善心脑血管等疾病。买2床被子,享受返利:原价每床1200元,2床返400元;如果一次买8床,就能入股他们的基金,每月再返利100元,直到把本全赎回。

  “等于白拿8床被子,还享受保健功能,好事就在眼前。”活动举办方让用过的人现身说法,周围不少上年纪的人也交口称赞。架不住忽悠的李大爷果断出手,一次性要买8床,给全家每人都买一床。

  李大爷交完定金准备去取更多现金时,碰到瑞金路派出所民警蒋警官。稍一打听,蒋警官感到李大爷可能遇到骗子,可李大爷就不信,于是蒋警官找到方某。面对民警,当着李大爷的面,方某承认,被子只是材质面料稍好点,承诺的第二天返利只是促销手段,是为让老人们觉得有利可图多买几床。李大爷这才醒悟过来。

  警方提示

  此类促销过程中,商家或骗子会抛出现场送礼品活动,同时使出返利、买就送等手段,表面看起来老人们占了便宜,但天上不会掉馅饼,只要部分老人高价买了他们推销的产品,他们就赚了。

  支招

  老人们普遍防范心理较差,易受诱惑,但天上不会掉馅饼,老年人对“讲座”要留个心眼,多对照生活常识想想,实在无法判断,可以向警方求助。

  身边案例 2

  花数万买保健品“寄存”在公司

  家住南京市五台山的刘大爷从机关退休后,平日喜欢散步健身,后被广场上的推销人员忽悠,去听了保健养生讲座,觉得自己浑身有病,不断买保健品。

  “父亲用自己的钱买保健品,我们做儿女的也不好多说。”女儿刘女士说,家里保健品吃不了,快要过期了,但保健品还是源源不断地买回家,这让她疑惑不已。为此,她特意蹲在家里守候。果然,一名年轻女子敲门进来了。那名女子对父亲嘘寒问暖的,一口一声爷爷。问候完父亲摔伤的腿后,建议老人买点提气壮骨的保健品。老人称,儿女们不同意,他手上也没有足够现金,以后能走了就去银行取钱再买。这名年轻女子撒起娇,说可以代老人到银行去取钱,如果下好订单,明天就把保健品送来。听到这里,刘女士冲出卧室,把这个女子骂了一通。这名女子看她出现,吓得夺门而逃,好久也没上门来。

  刘女士说,老人买的保健品加上胶囊、保健酒,花了三四万,“因为不想让家人知道,他甚至把保健品寄存在人家公司,还没吃完就有人送上门”,服务真是好到家了。

  警方提示

  目前空巢老人多,不少儿女为了工作,辛苦奔波,缺乏与父母交流。这些推销保健品的年轻男女,瞄准了老人们的情感关爱缺位,大力开展贴身亲情营销,让老人们如浴春风,心甘情愿掏了钱。

  支招

  老年人可以把空闲时间用在有益的活动上,比如下棋、运动、听歌,上老年大学,甚至跳广场舞等。更重要的是,儿女们应常回家看看。

  记者调查

  推销的产品有害吗?

  主要是夸大其词,但不排除危害性

  南京一位老年保健专家表示,这些“讲座”推销的产品,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但与其宣传相比,功效确有夸大,价格也高出正规产品一大截。另一方面,老年人多个器官功能下降,盲目服用保健品可能带来风险。“比如,保健品含有一些诸如苁蓉类的植物激素类成分,短期可能对老人起到一定作用,但服用不当或长期服用,副作用也很明显。”这位保健专家称,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不可避免,过度保健或保健不当,可能让本已衰弱的机能再受伤害,直到不可逆转。所以,老人要经常到正规医院体检,根据检查结果再保健。

  这种“讲座”促销违法吗?

  不一定构成犯罪,警方较难介入

  江苏警方有关人士表示,这些面向老年人的“讲座”,虽然大打擦边球,夸大产品作用,销售价格虚高,但属于市场上的促销行为,最多是手段不当,但往往够不成违法犯罪,警方不好直接介入。只有推销的产品数量很大,或造成后果严重,可能达到构成犯罪的条件,警方才可以涉嫌非法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注册商标等罪名进行查处。

  不过,如果搞“讲座”的商家没有合法手续,比如营业执照;促销的产品是三无产品,假冒伪劣,抑或仿冒名牌产品等,那就是违法行为,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由后者调查后予以行政处罚。

  “讲座”还有什么危害?

  最可能暗藏诈骗或集资犯罪

  江苏警方特别提醒,老年人不光易被各种“讲座”忽悠,而且稍不注意,还会陷入形式隐蔽的诈骗或集资犯罪陷阱。今年以来,江苏警方接报多起非法集资、诈骗类案件,而中老年人已成为这些犯罪中的主要参与者和受害群体。

  现实当中的“讲座”隐藏的针对老年人的犯罪有以下形式:一是打着“讲座”幌子,向老人特别是身患疾病的人推荐会员卡,以他们最关注的“体检”、“疗养”等为诱饵,收取高额会员费进行非法集资或诈骗;二是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名义,以获取老年人信任,让他们口口相传,演变成非法集资或诈骗。

  扬子微评

  子女孝心是防骗的灵丹妙药

  半年前,在老家通州张芝山镇的笔者父亲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尽管父亲的购买意向被我打消,但他始终坚持,那位开讲座的老师不像骗人,给人的感觉比亲儿子还亲。原来,那位所谓老师从不吝啬卖弄“亲情”,对在场的几十号大爷大妈左一个“爸爸”右一个“妈妈”地叫。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骗子,还在大家面前下跪,嚎啕大哭说冤枉。好多老人都说,这人比自己家儿女还亲。

  不是子女胜似子女的温情,最终打动了不少老人的心,花上数千甚至上万,购买他们推销的包治百病的“灵芝孢子油”、“黄金被”—不得不佩服这些“骗子”的演戏天分,他们“亲情”般的温情伪装下的“不要脸”,居然战胜了真正的亲情。

  我们没法预知骗子下一次会用什么手段来欺骗我们的老父老母,但从这样的事例中,我们应该悟到一点。在与骗子的斗争中,作为子女的我们才是主力。保护父母,要从和父母交心开始。那首《常回家看看》有那么多父母喜欢,因为那是父母的心声。常回家看看,多和父母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不要因为自己的忙碌而让老爸老妈生活在孤寂中,爸妈的心才会紧跟着我们,信任我们,自觉抵挡外来诱惑。 编者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