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真的能圆梦,太激动了!” 54年前,青海西宁,一位好心的老师帮当时19岁的扬州小伙丁寿和买了返乡的火车票,并给了他6块钱以及6张青稞饼。丁寿和称“几乎是救了我的命”。在今年意外得知恩师的近况后,74岁的丁老喜极而泣。昨天,记者陪同丁老,一道踏上了面谢恩师的感恩之旅。
怕遭恩师婉拒
老人出发后才向老师“汇报”
“寻找了半个多世纪,今年意外发现他在浙江富阳。感谢扬州晚报记者陪同我赴浙江谢恩,现正行驶在高速路上。”昨天上午11时30分,驶出扬州80公里后,丁寿和老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出这样一段话,并在下面的回复中告诉友人这是一次感恩之旅。
发完朋友圈,他又忙着翻手机通讯录,给恩师殷老打去了电话:“殷老师,我下午就能到,已经在来富阳的高速上了。”寒暄一番后挂了电话,丁老转身对记者挤眉弄眼地说,特地在出发后才联系恩师,就是怕对方执意不让他前往,“几次电话里都跟我说心意他领了,大家年纪都大了,就不要折腾了。”
54年前,丁老还只是个19岁的毛头小子,身高一米六五体重刚过百。虽然和恩师只见过三面,但他一直记得对方比他高一个头左右,面容俊俏,“最后步行送我去火车站时,鼓励我好好生活下去的话语还一直在耳边响起。”
出发前,丁老特意拿出了6年前媒体赠送的一条红围巾系上。“圆梦之旅,肯定要戴大红的,喜气。”
一路微信直播
半世纪后重逢,二老紧紧相拥
出发后,丁寿和更加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谢恩之旅二:新年伊始,扬州晚报的记者为我圆梦,为此我为他们点赞。”“谢恩之旅三:车子已进入浙江湖州,谢恩圆梦正在一步步走来。”一路上,丁老在车上一直未闭眼休息,举着手机不停地更新朋友圈内容,一是向子女报平安,更重要的是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下午2点,车辆驶入杭州市区,等候多时的殷老师打来电话,问丁寿和与记者一行还有多久能到。“这么多年,声音一直没变。”丁老开始想象,阔别半世纪之久,恩师是胖了还是瘦了,身体状况如何等。
大约一个小时后,两位老人终于在中铁五局富阳医院门口相见。虽然时隔半个世纪,但丁寿和一眼就认出了恩师,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随后,大家一起跟随殷老师夫妇往他们所住的医院宿舍区走去。一路上,丁老和殷老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到家后,两人更是迫不及待地聊了起来。
“世间事就是这么巧,你居然能遇到我的同学。”殷老师也很诧异,但他相信这是他们的缘分。今年,丁寿和老人就是在小区花园晨练时,意外遇到了殷老曾经的同学,获知了殷老的联系方式。
恩师助人无数
当年常用微薄工资接济学生
54年后再见到老师,才知恩师名字的正确写法为“殷国生”。
“那时是困难时期,大家理应互相帮助,尤其我们还是江苏老乡。”殷老师老家在泰兴市,考取西宁铁道学院后,因为自身条件不错就留校做了人事部实习干事。就在那段时间里,他遇到了像丁寿和一样的“盲流”学生。
“他那时候自掏工资帮了不少老乡呢!”一旁,殷老师的老伴费阿姨说,那时候她也在铁道学院上学,正是看中了殷老师为人友善的品质才和他结为连理。在费阿姨的印象里,1961年那会儿,殷老师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块钱左右,但他经常
54年后再见到老师,才知恩师名字的正确写法为“殷国生”。
“那时是困难时期,大家理应互相帮助,尤其我们还是江苏老乡。”殷老师老家在泰兴市,考取西宁铁道学院后,因为自身条件不错就留校做了人事部实习干事。就在那段时间里,他遇到了像丁寿和一样的“盲流”学生。
“他那时候自掏工资帮了不少老乡呢!”一旁,殷老师的老伴费阿姨说,那时候她也在铁道学院上学,正是看中了殷老师为人友善的品质才和他结为连理。在费阿姨的印象里,1961年那会儿,殷老师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块钱左右,但他经常拿出一大部分帮助学生和同学。帮助丁寿和返乡,在他看来是最寻常不过的事了,因此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丁老反复在强调:“如果那年不是您搭手相救,我指不定饿死或冻死在他乡了。”丁寿和称,他还记得两人分别后通过一次信,殷老师回信里说道“在苍翠的青山下”,信中内容还是竖着写的。这么多年,他除了以各种方式打听殷老师的下落,还买了一张地图不停查看,尤其是青海省西宁市那片。
殷老师说,自西宁铁道学院撤了之后,他转去了宝鸡建筑工程学院。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又辗转去了福建、湖南、贵州等地。这么多年漂泊在外,孩子上学都是一年换一所学校,直到三十多年前,富阳要建铁道疗养院,他一家人才定居杭州富阳。尽管帮助他人不图任何回报,但殷老师从没想过丁寿和有天会找到他,“这么多年,也就你一个人找到我了。”
4
临别依依不舍
两位老人相约扬州再相会
79岁的殷老师退休前一直忙于铁路工作,现在和老伴都患有各种老年病,因为两个儿子都在外忙事业,老两口都是自己生活。没事的时候,殷老师喜欢闷在家中看书或听越剧。听到这些,生性开朗喜欢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丁寿和介绍起自己的养生经,“不能经常闷在家里,要多活动。”
说着,丁老还掏出手机给他们看他经常玩的社交工具微信和微博,并让记者帮助拍照留念,说一会儿要发朋友圈。“我印象里老师一直很帅。”边聊,殷老师老伴还翻出了一本黑白像册。当看到殷国生年轻时候的模样,丁寿和激动地说:“就是这样,最后送我上火车也是穿的白衬衫。”
聊天、合影留念,丁寿和始终紧握恩师的手。临行之际,两位老人依依惜别,并相约下次在扬州再相会。
“还是1994年回的老家泰兴,顺便去扬州看同学的。”殷国生一直夸赞扬州是座美丽的城市。最后,记者也不忘给殷国生夫妇送上了两条红围巾以表晚报的新春祝福。
离开后,丁寿和激动已久的心总算平复了,“要是老伴晚两年走就好了,她就能见证我梦圆的这一刻了!” 通讯员 冯丽
记者 栾佳丽 发自杭州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