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齐鲁网1月14日讯 (记者 郝爱印)今天上午,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王建东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客《阳光政务热线》。就低保救助、流浪乞讨救助、养老服务等热会关注的问题与广大网友听众进行了在线交流。
城乡低保救助新政覆盖范围更广 多举措杜绝人情保、错保情况发生
据王建东厅长介绍,为贯彻落实《山东省社会救助办法》,规范低保管理,2014年10月,省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总工会、残联等5部门联合出台了《山东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从2014年12月起正式实施的《山东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推动城乡低保在制度、管理、资金、标准、政策五个方面实现统筹和衔接。与原有低保政策相比,主要有6个方面变化:
一是打破低保申请的城乡户籍壁垒,允许符合条件的外来转移人口在居住地申请低保。
二是提出低收入家庭中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可以单独申请低保。
三是增加了低保对象认定的财产条件,家庭财产超出规定条件的不能享受低保。
四是明确了乡镇(街道)在受理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环节的主体责任,防止低保由村干部说了算。
五是明确了低保申请人的责任,主要包括书面声明、签字承诺、近亲属备案、授权核查、定期申报等;明确对低保对象违规骗取低保资金和有关附加待遇的,可以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六是对低保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方式,在进行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传统调查方式之前,增加了“多部门信息核对”方式,可以直接核查申请人的收入和财产等信息,防止出现骗保问题。
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往往导致困难群众生活雪上加霜,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对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此类困难做出工作部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临时救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下一步,我省在临时救助制度建设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对此,王建东厅长向广大网友听众进行了解读。
据王建东厅长介绍,对困难群众申办对象、申办流程、期限、救助方式等通知都规定的比较详细,对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非常重要。对救助对象,包括家庭对象和个人对象,因突发情况导致个人、家庭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两类情况。对办理流程,王厅长介绍说申请临时救助,由居民家庭或个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提出,审核审批一般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于情况紧急、需要立即实施救助的,乡镇(街道)、县级民政部门应当在24小时内先行救助,并在5个工作日内补齐相关手续。王建东厅长介绍,通知对救助方式也更为灵活,临时救助以发放救助金为主,必要时也可以提供衣物、食品、饮用水和临时住所等生活必需品。对给予临时救助金、实物救助后,仍不能解决临时救助对象困难的,可以分情况提供转介服务。比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此外救助标准将根据救助对象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适时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下一步,山东省民政系统将制定出台贯彻落实意见,督导市、县(市、区)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将临时救助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在2014年试点基础上,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从而有效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错保”等情况,2014年5月至9月,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上下联动,开展了集中解决低保错保、漏保、骗保和人情保、关系保问题的“阳光低保”专项行动,通过细致的入户核查和信息核对、签订承诺书、备案管理与公示制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下一步,民政部门将继续坚持和完善“阳光低保”专项行动中行之有效的办法,强化重点环节管理,巩固“阳光低保”专项行动成果。今年全省将建设省、市、县三级信息核对平台,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度。与此同时我省还将加强基层救助能力建设,配齐乡镇(街道)民政工作人员。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办理流程,确保困难群众救助有门、受助及时。
王建东副厅长介绍说,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可以直接向乡镇(街道)提出申请,乡镇(街道)对申请人要全部入户调查,县级民政部门要按照不低于30%比例入户调查。同时,主管部门将加强动态管理和督导检查,不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退出低保,出现问题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多种救助方式让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
针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问题,王建东副厅长介绍说,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站加大站内救助和街头巡查救助力度,开展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流浪孩子回校园”和“情暖山东”冬季救助等活动。
2014年,全省各救助站站内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6224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180人次。
入冬后,山东民政系统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采取了6方面措施:一是组织各地对本地区流浪乞讨人员和潜在流浪乞讨人员情况,开展排查摸底和安全检查,确保他们有饭吃、有暖衣、有避寒场所。二是针对随时变化的气候情况和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在救助站设立避寒场所,或在社区、街道、乡镇驻地设立临时救助服务点。三是增加物资储备和工作人员,特别是增加街头巡查救助车辆、应急救助场地和食品、水、棉衣棉被,以及24小时值班工作人员。五是救助机构落实领导带班制、24小时值班制、岗位责任制和跟踪检查制,做到应救尽救。六是广泛动员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积极参与救助服务。积极发动环卫职工、公交出租车司机、彩票销售员、夜间安保人员提供流浪乞讨人员滞留线索。在这里也呼吁大家,如果在街头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可以通过拨打当地救助站求助电话,或引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已经到社区救助服务点,救助管理站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及时获得救助服务。
完善养老服务业政策创制与体系试点建设 确保老有所养
近年来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来自于《中国家庭发展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过8800万户,占全国家庭比重的20%以上,回望刚刚过后2014年,“养老”依然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王建东副厅长介绍,2014年山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明确了全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特别是围绕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发展养老服务业,在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放开价格控制、统一政府资助政策、加大土地供应、加大税费减免和融资支持、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就业创业环境、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措施。
全省新增养老床位8万张,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00多处、农村幸福院2800多处、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50多个。
王建东副厅长介绍,在养老服务方面,2015年民政系统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创制。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地制定出台一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工作措施,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国家和省已经出台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坚持公办民办、营利非营利、居家社区和机构建设一起上,基本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极推进养老服务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年内计划新增养老床位6.5万张,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0处、农村幸福院2500处,新建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40处以上。三是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指导潍坊、滨州2个国家级,济南市市中区等4个省级试点单位,深入扎实开展试点工作,在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制、创新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路子、提供经验。四是抓好养老服务保障制度落实。指导各地落实城市“三无”老年人供养、高龄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和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等制度,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提供必要的支持。
延伸阅读:山东5市入选国家卫生城公示名单 曲阜上榜2015十大科技预言:智能手机还将变大山东5市入选国家卫生城公示名单 曲阜上榜山东同城高校尽量错开放假 避免形成学生客流高峰山东省检察院开展“阳光鉴定” 鉴定案件过程全公开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