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居家养老莫让老人成为三“等”公民 长期照顾老人国家应给“照顾津贴”

2018-08-16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2015年重阳节前夕,第二届爱德老年服务国际研讨会暨老年社会工作国际研讨会,于10月16日到18日在南京举行。研讨会由爱德基金会、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和江苏基督教爱心公益基金主办,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日本慈善组织协会(The Japan Association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老年社会工作办公室、上海爱德公益研究中心协办,德国粮惠世界资助。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就老年社会工作现状、趋势及政策启示;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以及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失智症患者照料、长者持续教育与创新服务、临终关怀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

  在为期3天的国际研讨会中,爱德基金会邀请到来自内地、香港、台湾、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20余位知名专家,联合参会的300余位业内人士及组织,率先向社会发起签署预防老年服务虐待的倡议,号召业内组织能够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优化老人晚年生活。

  江南时报记者 张宣 文/摄

  楼玮群 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总监

  老年人不可被视为三“等”公民

  未来的五十年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时代,老年人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将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预期寿命将达到八九十岁,甚至更高:老年人抚养比例持续下降。这个老龄化的时代要求整个社会因此而改变,让老年社会工作者更有机会实现我们促进全人类健康、助人自助的使命和承担,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总监楼玮群在重新审视全球老龄化挑战和老年社会工作社会角色的基础上,提出老年社会工作未来发展的三大基石:家庭、充权和实证。

  家庭是老年社会工作开展的核心对象,社会发展使家庭功能在成年期,甚至老年早期变得似乎不太重要,但是如果想最大限度地推动健康老龄化,实现居家安老的理想,我们必须在家庭小型化、少子化的社会体系下,重视在老年早期开始重塑家庭功能,运用科技拓展跨龄代际交往和互助,让我们的孝道文化实现有机的建设性的转型。

  充权是要最大限度的增加老年人的自主性,我们再也不能把老年人视为“等电话、等探望、等服务”的三等公民,这样做不仅不科学,而且是对老年人的不尊重。我们要在服务全程中,包括服务策划,发展、实施、评估中和老年人的家庭同行,从而实现绝大部分老年人能自助、互助,少数及有需要的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庭在得到服务的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自主,特别是照顾老年痴呆症和生命晚期老人的家庭。

  实证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实现社会价值的优化,对于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和亲属照顾者,例如抑郁情绪、持续失眠、老年痴呆、多重衰弱等,我们仅用爱心和耐心的关怀是不足够的,还会有资源错配的危险。所以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培养有专长的社工,有的放矢的实施干预,才能事半功倍。

  在家庭、充权和实证的三大基础上,老年社会工作会在社区扎根、开花结果,让每一个老年人和她的家人都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有意义的健康生活。

  黄晨熹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家庭长期照顾者迫切需要政策支持

  在我国,目前家庭照顾者的潜在需求巨大,截止到目前,全国失能失智老人已达3300万,占65岁以上人口的26.8%,这巨大的数字表明居家照顾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家庭照顾的能力日渐式微,所以悲剧也时常发生,2011年5月东莞38岁的母亲亲手溺死了两个已经抚养13年的脑瘫双胞胎儿子,2014年1月,广东的孝子杨秀杀死了自己瘫痪的母亲;这些悲剧可以反映出家庭照顾的难度大,照顾者压力大。

  家庭照顾者照顾老人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经济负荷,照顾需要医药费、额外的复健和特殊设备,很多照顾者往往没有经济收入,长期照顾老人,照顾者疏离了他人和社会,社会功能也会变差,长期的照顾失能者,会影响到整个家庭,家庭成员会感到被忽视,许多照顾者也会产生负面情绪,因为有一句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长期照顾也会给照顾者带来健康负荷,照顾所产生的身体和情感负荷会导致照顾者及其家人的健康恶化。

  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国家与社会提供政策支持,比如经济上要为生活困难的全职家庭照顾者提供照顾津贴,或者将此类家庭纳入“支出型”贫困救助范围,参照自由职业者参保方式,将全职家庭照顾者纳入社保,由政府对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半额甚至全额支持,也保障其老年生活,将长期照顾费用纳入个税扣除额项目。社会要建立多元服务模式,增加夜间和假日服务提供,经过评估后允许家庭照顾者成为政府聘雇的居家服务员,建立专门针对长期照顾者的社会工作项目,如心理情感、信息、社交等,支持在职照顾者继续就业。

  现场花絮

  在会议间隙,一位来自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护士学的狄波拉·哈宾森女士通过带动全体参会人员大笑,一度使研讨会现场沸腾。大笑过后,大家不禁感慨道:笑,嘴角上扬如此简单的动作,可又有多少人很久没能真正地开怀大笑?大笑,是一位能使变老的您康乐、祥和的疗友。狄波拉·哈宾森女士介绍,在美国成立的喜笑俱乐部,倡导人们能有一个喜笑周计划,如周一夸奖他人、周二感恩、周四日行一善、周五原谅他人、周末乐享巧克力或者会见老友等。该俱乐部通过被认证的喜笑治疗师,以网络或现场培训等方式,倡导个人整体健康特别是老年人身心健康。

  公益步行活动11月7日开启

  为失智症老人筹集定位装置

  江南时报讯 (记者 臧娜娜)在第二届爱德老年服务国际研讨会暨老年社会工作国际研讨会中,爱德基金会社会服务中心主任褚朝禹向与会者介绍了“智萌之友”项目,并号召大家参与11月7日到钟山体育公园参加2015爱德“益加毅”公益步行活动。

  数据显示,南京60岁以上老人,失智症(俗称老年痴呆症 )的发病率已达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失智症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中风后,威胁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由爱德基金发起的“智萌之友”项目就是希望通过发展不同类型的个人或团体志愿者,凝聚社会力量,为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庭营造包容、有爱、便捷、安全的生活和出行环境,帮助其在原有家庭和社区更好地生活,共筑失智症友好城市。

  据爱德基金社工王娜介绍,11月7日在钟山体育公园广场举办的“益加毅”公益步行活动,将通过公益行走的方式,为“智萌之友”公益项目展开募捐,所募善款将用于支持“智萌之友”中的子项目——贴“芯”守护,为身患失智症老人筹集装载定位芯片的定位装置。“目前公益行走正在募集捐款,在20公里活动路线的起点和途中也设置了捐款二维码。”王娜说道。

  据了解,“益加毅”公益步行是一项团队活动,可以组成亲子、公众、团队三种组别。公益活动中筹得的善款会在爱德基金的微信、官网等渠道公示,报名者可通过添加微信公众号爱德基金会(aide4321)点击“益加毅”提交报名信息。

  步行路线>>>

  钟山体育公园-灵谷寺-先锋书店-梅花山-前湖-地堡城-华泰登山道-西马腰-拥翠亭-范鸿仙墓-钟山体育公园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