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公孙好
日前,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酝酿住进养老院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钱老认为自己适合养老院生活,住进养老社区后,大量时间可用来写作,不用再操心做饭等日常琐事了。
无论是从养老成本还是选择动因来看,“钱氏养老”终究难以被复制和推广。其一,他选择养老的地方“房间100多平方米,每月住宿费大约要2万元”,寻常百姓不敢奢望,也负担不起;其二,他住进“养老社区”是为摆脱做饭等日常琐事,从而专心写作,绝大多数百姓也没有这种需求;其三,他和老伴无子女,也就没有了与子女同住、颐养天年的选项。
老百姓(603883,股吧)本来不应为“钱氏养老”这一特例而受刺激。但现实情况是,人们持续讨论这一话题,使之成为热点,是因为它戳中了公众关于养老问题的焦虑。
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养老模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已经为之身心俱疲。养老院是另外一种选择,可是,目前我国的养老院存在“冰火两重天”的症结。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有的甚至要提前几年排号,老人哪能等得起?而民办养老院,要么就是收费昂贵,住不起;要么是位置偏远或条件恶劣,不愿住、不敢住,而且,越到基层分化越严重。
破解养老困局,首先需要政府给养老事业以更多关注和支持。一方面,要增加财政投入,兴办更多公办养老院,加大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补贴,同时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员。另一方面,也要保障退休人员的收入,尤其是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保证民众不会因老致贫。
还要看到,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巨大,尤其是偏僻的农村,境况就更为尴尬,将老人统统收入养老院并不现实。这就需要在家庭养老和养老院之外,开展更多的养老方式。比如社区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以乡村邻里、社区为依托,靠专业化的服务为居家的老人免除后顾之忧。这在我国一些地区已有开展,但往往因资金等问题举步维艰。
养老这一问题已不容回避,因为老去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规律。我们虽不奢望一定要有钱理群教授那样的晚年生活,但也不该为养老而过分忧虑。如何让民众在老了之后仍能有尊严地生活,这考验着政府的责任心,也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