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60岁以后,老年人在余寿中约有2/3的时间带病生存,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通常患有多种慢性病,对医疗康复护理服务需求迫切。推动养老和医疗融合发展,是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和生命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浙江省省长李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这一点被浙江省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院长连庆泉看在眼里,今年他就以提案方式向省政协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浙江医养结合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通过医养结合来保障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记者 马佳丽
现状:养老床位“一床难求”,护理队伍缺口达30余万人
昨天下午,记者在省政协委员驻地见到了连庆泉,一说起“医养”的话题,他就拿出了自己的调查数据,“据统计,目前全省养老护理型床位有8.5万张,占全省养老总床位的3.09%,但仍满足不了67.95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医疗照护需求,而纳入医保定点的养老医疗机构往往"一床难求"。”
连庆泉告诉记者,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省内各地养医结合机构标准化硬件建设滞后、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导致机构床位闲置和紧缺并存现象比较突出。
连庆泉说,他在写这份建议前,他所在的农工民主党作了很细致的调研,除了标准化硬件建设滞后,老年护理人员的短缺,也是制约医养结合的“瓶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省养老机构有医务人员524人、护士768人、护理人员(包括护工)11362人。按国际通用方法测算,一般老年人口的3%需要特殊护理。按全护理老人对应护理人员比例4:1左右、健康老人7:1计算,全省老年护理队伍(包括护工)缺口达30余万。”
此外,虽说浙江全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已有300多家列入了医保定点,“然而由于养老和医疗边界模糊,评估机制缺乏,导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医结合机构打医保"擦边球",违规检查、化验、用药等诊疗行为高出公立医疗机构,甚至民营医疗机构。”连庆泉告诉记者。
建议:养老院最好毗邻医院,让高校参与养老人才培养
“一床难求”的局面,如此大的人员缺口,还有不明确的养老和医疗边界,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根据自己的调研,连庆泉提出了“推动养医融合发展”的建议。他说,目前,养和医分属于民政部门和卫计部门两个不同的部门来管,要有效融合就得两个部门加强沟通,加快建立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联动合作机制。
此外,有关部门应科学规划养老设施空间布局,最好能将养老机构毗邻医疗机构而建或就近而建。连庆泉说:“也可以吸引一些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政府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养医结合机构发展,以多种形式投资老年病院、护理院等。”
而对于老年护理队伍,连庆泉也有自己的想法,“可以选择有条件的高校和职业院校,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连庆泉说,还要健全专职服务人员的岗前培训、上岗准入、定期在职培训制度,实行职业资质和技术等级认证,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和管理体系。
此外,连庆泉还建议,老年护理队伍组建时,还可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并做适当的培训,引入社会褒奖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具备专业服务技能的志愿者队伍。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