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目前条例中在精神慰藉服务中只提出要为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服务,对象范围过小,应把最需要此项服务的空巢老人及失独家庭老人增补进去,并作为精神慰藉服务对象主体。”昨日下午,在东城代表团分组审议会场,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维林对这部涉及全市300万老年人切身利益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提出了多条修改意见。
针对条例第四条中明确的老年人子女及其他依法对老年人有赡养抚养义务的人的责任和义务,刘维林认为,居家养老服务的责任人应该是家庭外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包括其他志愿服务组织等。
对于一些特殊老年人,其子女自愿担当养老责任的,政府应当给予一些政策支持,以此鼓励子女敬老、孝老。对于此条建议,刘维林进一步解释称,比如一些经济困难、失智、高龄失能的老人,政府可以给予其子女一定的补贴。外省市多个地方已经有这样的规定,比如南京、青岛、济南等,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南京,下岗职工来赡养老人的,一个月可以获得四五百元的补贴。还有的地方政府为子女提供“喘息服务”,比如,在一年中由志愿者上门替换其子女10天,或是将老人接到养老院居住一定的时间,让子女能够稍事休息,得到“喘息”的机会。
“现在找个好保姆很难,而为特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养老护理员根本找不着。”在对专业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时,刘维林向代表们公布了一组颇为让人惊讶的数据。目前,北京市有家政服务员共48万人,其中,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仅有1/4。不过,这些所谓的“保姆”在看护老人方面根本没有达到专业化的程度。而真正拿到“养老护理员”资格证的全北京只有1000多人,也就是说,大约有12万正在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家政服务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任何资质。这样算下来,北京的“养老护理员”缺口至少有十几万人。
因此,刘维林建议,政府应当有相应的投入,把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做出来,填补现在的缺口。
本报记者 张楠 J204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