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呼图壁互助幸福院:农村养老服务新探索

2018-08-26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新疆日报讯 (记者杨英春报道)养老,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养老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今天,如何才能让农村的留守、独居、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呼图壁县勇于创新,采取村级主办、群众参与、互助服务、政府支持方式建设了1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探索出了一套“互助养老”的新模式。

  据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新疆老龄事业统计资料(2013年度)》显示,2013年末,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3.18万,人口老龄化比例达到11.18%,我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农村的养老问题更加尖锐。截至2013年底,我区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132.77万人,占到老年人口的52.44%。

  呼图壁县村办互助幸福院,能破解农村养老问题吗?对于全疆来说,又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呢?6月20日,记者走进呼图壁探访—

  一起玩乐相互照应

  6月19日下午,在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上三工村互助幸福院的活动室里,二十多位老人有的在打牌下棋,有的在悠闲唠嗑。正在下棋的刘忠汉老人告诉记者,互助幸福院成立半个多月来,他和村里的老人天天都来,一块玩、一块乐、一块相互照应,比过去坐在家门口发呆好多了。

  据了解,这座在原村委会文化室基础上改建的互助幸福院只是该县众多互助幸福院中的一个。从2013年开始,呼图壁县通过这种途径新建互助幸福院15个,来互助幸福院活动的老人每天都有近千人。今后两年,该县还将新建互助幸福院20个,将覆盖全县70%以上的农村老人。

  该县民政局局长郭建国告诉记者,呼图壁县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有1.2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12.1%,其中农村留守、独居、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问题较为突出。随着留守、独居、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农村以往的养儿防老传统,已经不合时宜。

  为有效破解农村老人的养老难,去年,呼图壁县在考察河北省邯郸等地农村养老经验基础上,探索出互助幸福院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郭建国介绍说,60岁以上老人如需入住互助幸福院,需由本人和赡养人向互助幸福院提出书面申请,村委会同意后就可入住。老人入住自愿,出院自由。

  干净舒适花费不多

  “老悔棋可不行哦,要不这盘棋就下不完了。”20日上午,呼图壁县园户村镇大草滩村一片区互助幸福院里,75岁的王守良老人正和老棋友在酣战。

  王守良老人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老人没地方可去,最多也就去村里面的商店唠唠家常,去年年底互助幸福院建成后,终于有了我们老人的活动场所了,离家里没几步路,我和村里的老人天天来,在这里我们老人一起玩玩牌、说说话,一点也不孤单!”

  记者在互助幸福院里转了一圈,看到宿舍、棋牌室、聊天室、厨房、餐厅一应俱全,干净又舒适。

  大草滩村互助幸福院院长、大草滩村一片区负责人王义军告诉记者,互助幸福院由村里的文化室改造而成,该村一片区79位老人中,身体好的基本上每天都来这里。

  走进宿舍,几位老人正在看电视。宿舍里不仅有床,还摆放了沙发、茶几,布置得十分温馨。

  73岁的徐振兰是这个宿舍的负责人。她介绍说,大家都是免费住到这里来的,一个宿舍内住有5位老人,被褥都是县民政局配的。为了整齐美观,互助幸福院统一发放了被罩、床单,大家统一叠放被褥,按时关灯,轮流打扫卫生。

  中午1时多,很多老人陆陆续续回家去了,剩下几位老人准备做饭。大家一合计,中午做汤饭吃。于是,有的老人洗菜、有的架锅、有的揪面片子,很快,一锅热腾腾的汤饭就做好了。

  罗加才老人告诉记者,互助幸福院里专门建了厨房和餐厅,不想回家就在这里吃,每顿午饭交5元钱,大家一起凑份子,一起做饭。由于好几个老人都在这里吃,比在家里一个人吃饭要有味多了。

  吃完饭,老人们到院外散步,身体棒的还玩玩健身器材。大约半个小时后,老人们回到宿舍午睡。

  “村里的老人相互都熟悉,在这里一起聊天、看电视、下棋打牌,一点也不寂寞。老哥几个谁有了事儿,也都互相念叨念叨。”王守良老人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因为来互助幸福院的都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大家聊天能聊到一块儿,看电视能看到一块儿,所以相处很愉快。王守良大爷有4个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虽然孩子们都很孝顺,他和老伴不愁吃不愁喝,但平时在家也没人跟他们说话,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自从去年底互助幸福院建成后,他和老伴每天早上9点半来这里,晚上20时左右回家,两人的身体都比以前好了。

  几年前,罗加才的老伴患脑溢血导致下肢瘫痪,由于儿女都不在身边,老人每天要闷在家里照顾老伴生活起居,日子十分难熬。但自打村里的互助幸福院建成后,老人愁苦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每天把老伴放在轮椅上推过来跟大家聊聊天,老伴心情也好了,我每天也过得很开心,儿女们也不用担心我们了。”罗加才老人说。

  村级主办互助服务

  据了解,呼图壁县农村互助幸福院是按照“村级主办、群众参与、互助服务、政府支持”的原则,探索出来的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那么,这种养老模式的特点在哪儿呢?对于全疆来说,又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呢?

  呼图壁县老龄办专职副主任田国栋告诉记者,该县农村互助幸福院的特点就在“村级主办、群众参与、互助服务、政府支持”这16个字上。村级主办是指村委会要成为互助幸福院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互助服务就是不配备服务人员,共同生活的老人相互服务、相互帮助;群众参与就是组织村民、社会力量及志愿者,参与互助幸福院的建设,主动提供经济支持或服务,形成敬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政府支持就是在村民自治的前提下,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业务指导。在呼图壁,村里建一座互助幸福院,最高可获自治区5万元和该县4万元的补贴。

  而且呼图壁县的15个互助幸福院投入少,主要是利用原村委会文化室或租用村民弃用的旧房子,经过简单装修,再购置一些必要的设备,10来万元就能满足老人活动和居住的基本需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该县五工台镇幸福村互助幸福院花钱最少,村里在村民聚居点附近租用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民宅,一年租金才3000元,再加上装修和室内配置,总共才花费3.6万元。

  由于互助幸福院实行的是老人来去自由、吃住随便,深受农村老人的欢迎。在呼图壁县五工台镇中渠村互助幸福院里,记者见到了71岁的村民陈发信。他告诉记者,“原先和儿子、儿媳妇住在一块,看个电视都能闹矛盾。现在,我们住到互助幸福院里来了,和老人们一块抱团养老,跟儿子、儿媳的磕碰也没有了,关系也比以前好得多了!”

  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书记莫涓在呼图壁调研后认为,与农村敬老院等养老机构相比,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投入少、见效快,覆盖面更广泛、更符合农村实际。不管是在南疆还是在北疆,村集体都办得起,老人住得起,政府也支持得起,体现了未来我区农村养老的方向。目前,自治区已在全疆推广呼图壁县农村互助幸福院这种农村养老新模式,力争“十二五”期间,在全疆40%中心村建设34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

  期待支持盼望持久

  “水电费、液化气费、冬炭费以及各种费用,一年起码也得3万元!”20日上午,大草滩村互助幸福院院长、大草滩村一片区负责人王义军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

  “前几年县里征了村里的地,村集体还剩下些钱,还能负担得起,要是这笔钱花完了,村里的互助幸福院该咋办呢?”说起互助幸福院的未来,王义军有些担心。

  县民政局局长郭建国介绍,对农村互助幸福院,自治区补助的5万元和县里补助的4万元只是前期建设和装修补贴,至于互助幸福院后续运行经费,全由村集体来补,自治区还没有出台相关规定给予补贴。“当下村里基本能满足,但是随着人数、需求增多,村集体少量的资金根本无法满足老人更高层次需求。”呼图壁县园户村镇民政办主任徐伟希望自治区能够出台相关规定,对互助幸福院运行经费给予补贴,解除村委会的后顾之忧。

  新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雷霆认为,互助幸福院作为符合目前农村养老现状的一种新型模式,需要政府进一步规范和扶持。她建议,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制定和完善更多支农、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充分、合理的利用好农村的工业及商业用地,引导乡镇、村集体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为互助幸福院建设和运行给予资金保障。同时,政府可通过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引导更多有一定发展规模的企业或具有公益慈善意愿的优秀企业家注资。此外,各级政府要将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让互助幸福院能够持续、正常运行。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养老服务农村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