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以房养老”仍需跨越“三道坎”

2018-08-28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在楼市阶段性调整的现阶段,除了影响近期楼市的种种政策“微刺激”以外,对房地产行业有着更多深远影响的话题也被各界所关注。6月23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以房养老首先在京、沪、广、汉四大城市试点,试点时间从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投保人群为60周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

  对此,伟业我爱我家(博客,微博)集团副总裁胡景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房养老“倒按揭”模式的试点表明这一被长期讨论的养老模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不过,作为一种与房地产相关的养老模式,其本身还面临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适用范围方面的问题。由于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以家庭养老为主,以房养老的模式适用对象主要局限于有房产的无子女、或子女养老能力不足、或原退休单位上交养老保险(放心保)不足的老年人群,加上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覆盖面相对有限。在老龄化越来越迫近的现阶段,以房养老可以作为解决未来老年人群养老问题的思路之一,但客观上难以覆盖更广阔的人群。

  第二是以“房”养老对保险企业和投保人双方风险控制的问题。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到现阶段,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只有短短20多年,不像一些房产养老发展成熟的国家,往往有着60-80年左右的市场经验,对于房产价值估算、投保模式的细节制定等,都存在着很多需要市场实际检验的领域。对于投保人而言,在房地产市场波动发展、宏观经济通货膨胀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倒按揭”的方式所获得的养老补贴是否能完全满足自身需要、遇到重大疾病等,是否有相关针对性的解决条款,这些都是会影响这一模式实际操作和推广的风险性因素。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考虑到通胀、房价下跌等因素,在试点过程中所提出的保险方案,用作“倒按揭”的房屋价值是否能在未来的长期(20年左右)保险过程中支持现有的方案,也是需要探讨和评估的实际问题。

  第三是可能预期发生的房屋继承、买卖、房屋增值收益的分配等问题,也需要在法律层面上进行合理设计。用作“倒按揭”的房屋作为不动产,其本身依然拥有相关的继承、买卖、增值等方面属性,那么,就将涉及到以下一些问题:“倒按揭”的余额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合理分配?业主的子女是否有优先购买权?房屋增值产生的溢价收益如何分配?这些问题都将需要在法律层面作出合理设计,予以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基础性的制度的支持。

  “相比"以房养老"这种模式,城市"人口-空间"置换模式更有利可为。”胡景晖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大城市中心和郊区“人口-空间”置换的养老地产模式十分必要。这一模式即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大城市周边建设配套了医疗、卫生、活动设施和场所的养老地产,通过出售或租赁的方式,吸引城市核心区域的老年人入住,而城市中心区域老年人腾挪出的房屋,可以用于出售或出租,在解决老年人养老资金需求的同时,也能缓解城市中心的租金、房价上涨压力。“这一模式对城市整体发展而言从长期来看,将是有利可为之举。”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以房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