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老龄化程度正在加剧,国家统计局2011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百分比已达9.1%;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达到1899万,并以年均1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多年持续,家庭逐步小型化的发展,使得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日益弱化,独居、空巢、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不断增多,社会化养老已是大势所趋。除却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互助养老等形式外,机构养老已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探访省会养老机构现状,探究未来养老方向,是我们这组策划的目的所在。
一说“养老”就能摆出一串串数字
机构养老最大的顾虑还是“金钱”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最终有一天还是要去养老院的。”70多岁的省会市民赵大妈说。现在,像赵大妈这样早就做好去养老院的心理准备的老人越来越多。不过,对他们来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除非有一天生活不能自理,否则,在家养 老仍然是绝大多数老人希望的养老方式。赵大妈说,到那时,她希望自己的退休金足够养老。
来自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的一项调查显示,各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均以失能老人为主,个别机构达到 80%以上,总体失能老人占入住老人的六成以上。除去部分老人因种种原因暂时借住养老机构,部分老人刚入住不习惯,住不满一年就离开养老机构等原因,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本报记者 任国省/文 田明/图
“总有一天要进养老院的”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呈逐年增加趋势
“现在,老人、孩子都喜欢独立生活,生活能自理时没有问题,但一旦不能自理了,我宁愿去养老院,也不愿和孩子们一起住。”省会市民李大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老人都想跟家人在一起生活,但对未来的养老,绝大多数老人都表示,早已有进养老院的思想准备。同时,这一代老年人希望把财产留给孩子,不愿意花很多钱在自己的养老护理上。
记者调查发现,“家中无人照顾”、“需要专业人员服务”、“减轻负担”是入住养老院的主要原因。随着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和高龄老年人数量的增长,尤其是当老年人丧偶之后,对家庭照料的需求迅速增长,而紧张的工作节奏使已为人父母的青年人无暇照顾老人,很多老人选择入住老年公寓、养护中心、托老中心等养老机构安享晚年。来自石家庄调查队的数据也显示:各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均以失能老人为主,个别机构达到80%以上,总体失能老人占入住老人的六成以上。77.4%的样本入住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最主要原因是家中无人照顾,51.2%的受访者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入住养老机构,62.8%的受访者入住养老机构是希望得到专业人员的服务。“除去部分老人因种种原因住不满一年就离开养老机构外,调查数据显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还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舒心的养老院难找”以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 设施配置不高
春节前,省会市民周先生就一直给母亲找养老院,“母亲生活能自理,就是走路不是很方便,平时很少出门,原本想着进养老院人多热闹,老人还能开心点。”但是周先生找了多家发现都不太满意,“大多都是二三个人一个房间,而且还没有独立卫生间。条件稍好一点的,不是价格太高,就是位置又不方便探望。”经过综合考虑,最终选定了离家比较近的一家养老院。但是,住进去以后才发现这并不是个好主意。起初母亲对养老院的硬板床不适应,总觉得睡着不舒服,经常失眠。而且,也吃不惯养老院的饭菜。不过,因为有伴聊天,老人也算高兴。但很快老人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因为住的大多都是失能老人,除了聊天,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设施。”而看多了失能老人的生活,母亲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糟糕,最后,周先生只好又将母亲接回家。“请了个全职保姆。”周先生说,现在的养老院简直就是疗伤院,自理老人很少。“由于机构养老以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对单调,自理的老人只能自行进行保健锻炼。休闲娱乐基本以看电视为主要内容,文艺演出、健康讲座只是不定期,少有开展,电影放映只有市老年公寓具备,多数不组织外出旅游。”石家庄调查队李林生说,之前他专门就省会养老机构现状进行了调查。机构养老以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除洗衣、医护要求较高之外,其他服务少有需求,机构重视程度也较低。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养老机构中,除石家庄市老年公寓属设施达到三星标准、民营的祥和走高端做到每个房间有卫生间、浴室、电视外,其他养老机构多是老旧建筑,位置比较偏远,房屋结构也不尽合理,每个房间多住着二三位老人,有的甚至没有电梯。硬件设施普遍不高,基本都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层次上。仅能维持老人的吃饭休息,娱乐休闲也就是打牌、聊天、晒太阳。为了降低成本,一些老年公寓地段比较偏远。即使一些和医疗机构合办的老年公寓,能提供的也仅是简单的康复设施。“主要是治病和临终关怀,保健和娱乐都谈不上。”某老年公寓有关人士坦言。
“最大的顾虑还是金钱”一说“养老”摆在面前的就是一串串数字
虽然是三楼,没有电梯也没有独立卫生间,但康馨老年托管中心70多张床位还是住了40多位老人,而且只有6个是生活自理的老人。“我们硬件条件确实一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非常不方便。所以,定价比较低,每月费用在1000元-1500元,最高级别的全护也不过2100元。”康馨老年托管中心负责人张志广说。
养老院每月2000多,便宜的位置远,设施差,条件好的价格又有点高,请个保姆 3000元……一谈起“养老”,摆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一串串数字。“没有钱,何谈养老?”这几乎是人们的共识。虽然有些老人认为养老院没有家里好,但基于住房及和子女相处的现实原因,他们不得不考虑进养老院。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顾虑是价格。“现在半自理老人一个月的费用是2000元左右,这只是吃住,我平时还得看病买药,还得买一些日常用品,那一个月少说也得3000元,可我退休金一个月还不到2000元,根本不够用。”张大爷说,而在家里请保姆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现在住家保姆每月也在3000元左右,把我的退休金都给保姆还不够,何况还有生活费呢。”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省会养老机构收费标准在1000-3000之间,以2000元左右的居多。但是,这在养老机构看来“并不高”的收费,却是很多老年人无法承受的。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从2005年到2013年,我省连续9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目前我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是1916元。今年如果按照再涨10%的标准计算,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月人均水平将达到210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个老人入住一满意的养老机构,除去支付给养老机构的费用后所剩无几。而老人虽说对吃、穿、住、行的开支较小,但医药类消费较高。“调查中,有34.9%老人希望降低养老机构收费,减少老人的经济压力。”石家庄调查队李林生说。
不过,也有老年公寓负责人表示,其实有些老人并不是钱真的不够,是因为老人都想省钱,不想动存款。
老人们对未来养老的担心和企盼
每天坚持锻炼的王大爷:希望晚几年进养老院
每天早晚,只要路过丁香园,几乎都能碰见拄着拐杖的王大爷在锻炼,“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每天必须得锻炼,要是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会给孩子添负担,而且很可能就被送去养老院了。”王大爷说,在心里,他对养老院还是很抵触的。76岁的王大爷患有脑血栓近十年,7年前,在北京的独生子帮他买了省会神兴小区的一套一楼住房。“以前我住四楼,根本就出不来。”王大爷告诉记者。“儿子都开上大宝马了,什么时候去北京享福去啊?”一位邻居和他招呼道。对此,王大爷只笑笑:“说实话,哪个老人不想守着儿子、孙子啊,但是去北京生活太不方便了,而且两代人的消费观念、生活习惯都不同,还是在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上舒服啊。”王大爷说,他现在和老伴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我老伴身体还不错,我现在得天天哄着她,以后就指望这老伴了。”王大爷笑道。对于未来的养老,王大爷表示,如果自己生活不能自理了,老伴一个人没法照顾他,“到那时我会选择进养老院,儿子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我不想成为儿子的负担。”
独居的张大爷:盼着政府多办点养老院
74岁的张大爷每天早起坚持跑步、游泳,平时喜欢读书看报,关注新闻,尤其关注养老方面的新闻。对去养老院,张大爷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盼着政府多办点养老院,我的退体金能够用。”虽然两个儿子都在石家庄,但张大爷从没打算靠儿子养老。“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想因为自己牵扯太多的精力。”正因如此,8年前老伴去世后,他一直独居。“在他看来,目前正是他理想的状态。自己独居,但离孩子又不太远。这样既避免了两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因生活习惯不同而出现冲突、隔阂,又能经常见到孩子,有个照应,也不至于太孤独。“孙子、孙女需要接送或照看了,一个电话随叫随到。”张大爷说。
来石投奔儿子的外地老人:说到养老就“恐慌”
在郑大妈的眼里,那些手里有钱或按月领退休金的老人是最幸福的。“哪像我们这些农村来的老人,还得伸手向儿子要钱花。”三年前孙子出生后,她和老伴从沧州过来帮忙照看孩子,老伴当保安挣点生活费。眼看着孙子就要上幼儿园了,她和老伴打算回去,儿子、媳妇也没说什么。“说实话,心里挺难受的。想一直住在一起,但是不方便不说,而且也增加孩子的负担。可是回去,真老了怎么办?”对于未来的养老,她心里没底,甚至有些恐慌,儿女不在身边,回老家也是一样可怜。有一次,老伴半夜急性肠炎发作,不愿麻烦别人的郑大妈自己用电动车将老伴驮到50里地外的医院。因为路不好走,中途还摔了两次。“现在身体健康,还能给孩子帮上点忙,等哪一天自己连自己都不能照顾了,又会是什么样呢?”郑大妈对此十分担心。“儿子的日子一般,城里的生活又不比农村,添上我们老两口,每月生活费就多花不少。如果以后自己光剩伸手花钱了,搁谁也会烦啊!”郑大妈说,这几年,她和老伴省吃俭用攒了几万元钱。对养老院,她也打听过,“这点钱住不了多长时间,而且这钱我是打算留给孙子的。”郑大妈说,更多的时候,她不愿意去想未来的养老问题。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