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东北网3月25日讯 随着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人越来越多,丧偶老年人的数量也在增多。对于单身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希望找个伴侣,度过晚年。
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老年人的再婚之路并不那么顺利,有的人顾虑子女的想法,有的人硬性条件太高……
总之,老年人找伴,成功几率有点低。
现象高龄的想找年轻的
“我今年75岁,想找个50到55岁的女士为伴,身体要健康,有医疗和养老保险。”3月18日,家住让胡路区的陆大爷想通过本网找个老伴。
陆大爷说,6年前,前妻去世,他一直单独生活,可年纪越来越大,孩子们也不放心他一个人,所以想找个老伴,但找老伴必须得找年轻的,能给他洗衣做饭的。
记者也试着帮陆大爷联系了几位阿姨,但对方都不同意。“这哪是找老伴啊,明明是在找保姆。”一位阿姨表示,她不能接受陆大爷的条件。
无独有偶,58岁的孙阿姨,家在外地,没有退休工资,她找老伴的要求是,58到80岁之间的都可以,但对方每月必须给她存2000元钱。对于孙阿姨的要求,很多男士也不能接受,觉得孙阿姨不是在找老伴,而是在找“财主”。
调查4个因素导致找伴难
那么,老年人找伴为啥这么难?记者通过和这些相亲的老人接触,从他们身上总结出4个原因。
第一,老年人对于伴侣的要求“有点高”。不少大爷找老伴,其实是为了找年轻的“保姆”;很多阿姨找老伴,则是为了找“财主”,这种心理状态令人担忧。
第二,习惯和过世的配偶对比。很多丧偶的老年人在找老伴时,总是不自觉地拿眼前的人和过去的配偶比较,导致迟迟下不了决心。
第三,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这些习惯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会让一些老年人无法走到一起。
第四,过于牵挂自己的子女。有的老人找老伴,很在意孩子们的看法。另外,在生活中,老人心里都向着自己的儿女,对住房、金钱的处理,难免“磕磕绊绊”。
心理医生互相理解敞开心扉
记者又走访了大庆市多家婚姻介绍中心,采访中发现,老年人相亲成功率低,是婚介中心的普遍现象。一家婚介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前来报名的老年人不多,相亲成功率也不高,相比年轻人的成功率有着很大差距。
而造成老年人相亲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有很多顾虑,很难敞开心扉。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50位老人相亲成功的只有5对。针对老年人找伴存在的问题,大庆市心理卫生中心老年科主任杨海波说,老年人在相亲时,不要总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该看重对方的人品,其次看是否投缘,最后再考虑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情况。
找伴时,尽量“门当户对”,寻找与自己兴趣爱好相投的人。再婚后,尽快了解对方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习惯,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同等对待前婚子女,再婚夫妇应克服“排他”心理,把双方子女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尽到父母的职责,在衣食起居等一些小事上一视同仁。
只要两个人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互敬互谅,互相信任,是可以创建幸福美满的新家庭。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