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老龄之城
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有24.8万人,老龄化率15.6%。全市独居或同住成员均为60岁以上老年人的纯老年人家庭人数为33726人,占全市户籍老年人总数的13.6%。中山市老年人口的结构比例中,低龄老人比重最大,人口老龄快速化、老龄年轻化的特点凸显。
养老之责
根据中山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近98%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家庭和居家养老。因此,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中山市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2013年起,通过市民投票,市政府连续四年将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列入市十件民生实事重点工作任务。
养老之路
全市现有养老福利机构22家;
全市建成29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中山养老床位数达642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27张。
从1990年至今,中山市步入老龄化已经达到26年,比全国老龄化提早了9年。昨日,记者从中山市民政局获悉,下阶段,该局将以试点机构经验,进一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展日间照料和社区养老服务,满足各阶层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率先完成敬老院标准化认证
2015年,为满足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养老服务需求,中山市财政投入930万元,新建和利用旧校舍改造等方式建设16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市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29家。同时,中山市民政部门在保障困难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基础上,积极探索上门服务、社区照料、紧急援助等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积极推进农村养老机构事业登记,推进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有效缓解老年人居家养老难的问题。
据了解,全市现有养老福利机构22家,其中镇敬老院19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家,纯民营养老机构1家,光荣院1家。全市24个镇区均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为1000余名符合条件、实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上门家政服务。已建成29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6个农村幸福院,1个农村颐养居,结合各村(居)138个星光老人之家以及老人活动中心,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康复、培训、心理辅导、日间照料等一系列服务。综合养老福利机构、日间照料机构、医疗和残疾人康复等机构床位数,截至2015年底,中山市养老床位数达642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27张。
中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19个镇级敬老院目前均已完成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登记及事业单位登记,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敬老院标准化认证。通过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部分镇区敬老院已具备向区域性养老机构转化的条件。今年,根据省民政厅办公室转发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开展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社会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山市被选定作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公建民营”以及“合建合营”试点区域。
目前,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颐康老年服务中心、南区颐老院、大涌镇颐老院等3家敬老院已通过委托企业或社会组织经营,以“公建民营”方式率先进行社会化改革,在保障特困供养对象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剩余的资源,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招收自费养老对象。
其余部分镇区敬老院目前也正筹划社会化转型方案。各试点单位的经验将为下一阶段中山市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镇区至少一家养老服务中心
截至2015年底,中山市已建成各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家,实现中山市24个镇区都至少有一家镇(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业服务人员通过这些中心将居家养老服务辐射到各村和社区,覆盖中山市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群。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阶段,该局将以试点机构经验,进一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鼓励开展日间照料和社区养老服务,根据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层次,丰富服务项目内容,培育、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机构参与养老服务,适度开展收费型服务项目。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