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宝应出现了人贩子,拿着食物在学校门口引诱小孩?近日,微信朋友圈中又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拐孩子”的消息,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恐慌。对此,警方第一时间展开了调查,并发布了结果:所谓的“拐卖儿童”事件并不属实,只是一位很久没有见到孙子的老人认错了人,引起一场误会。
宝应又出现“拐孩子”传闻
近日,一则“宝应小官庄镇出现人贩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开来。消息称,宝应小官庄镇中心小学有个一年级学生家长报警,说他去接孩子小宝(化名)时,发现有一位老人在用孩子喜爱的玩具和零食引诱孩子,他如果晚去一会儿,孩子就可能被骗走了。此消息中,还配有该学校向家长们下发的“告家长书”,让家长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并提前10分钟赶到学校去接孩子,防止发生意外。随后,也有家长证实,该学校确实向他们下发了“告家长安全书”。
有图有“真相”。该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注意,尤其是学生家长,纷纷将该消息转发到朋友圈,并配以“偷小孩的人已经到宝应了,请大家注意孩子的安全”等字样。不过,也有市民提出了质疑,称事有蹊跷,校门口的那位老人也可能是觉得孩子可爱逗逗他而已,在调查结果没出来前,不必过于恐慌。
原是老太看望孙子认错人
那么,事实情况究竟如何呢?是否真的如一些家长所说的,出现了人贩子?对此,宝应警方作出了回应:他们确实接到了小宝家长的报警,并第一时间展开了调查,同时提醒学校加强安全教育。但这一切只是加强防范,并不是说真的出现了“偷孩子”的情况。而经他们调查,所谓的“引诱孩子”,其实只是误会一场。
原来,事发当天,确实有一位老太太在和小宝聊天,这位老太太在听说警方在调查这件事后,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反映了情况。原来,这位老太太去学校其实是想看望一年多没见的孙子,但因为好久没见,将小宝认成了她的孙子,这才引发了误会。随后,警方与学校、小宝的父母、老太太一一核实,确认老太太所说的情况属实。
对此,警方提醒,随着微信的普及,类似于“拐孩子”的谣言渐渐多了。有些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在没有核实真假的情况下盲目转发。这种随手转发的行为也是传谣,甚至可能构成犯罪。根据相关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处3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记者 赵雅琼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