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中国经济网7月15日综合报道 家住三层以上却没有电梯,老人、孩子、孕妇等特殊人群上下楼不方便,是许多老旧住宅楼居民面临的现实困境。据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了解,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四川等多地对老楼加装电梯项目进行探索,加强政策支持。实践中,尽管面临资金、维护、意愿协调等具体困难,在一些老人的不懈努力下,“旧楼加装电梯”正在从政策变为现实,虽然为数尚少,已经有一群大爷大妈享受到了加装电梯、不用爬楼的便利。
四川达州:业主筹资120万 装3部户外电梯加装3部电梯的达州市水务局家属院。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我们小区加装电梯至今,至少都迎来了几十批"游客"!”2015年7月14日上午,在达州市达川区三岔路口市水务局家属院,面对媒体记者的探访,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得意的说。
站在水务局家属院中间,一眼就能看到,在一排排12层的老楼外墙边,分别在楼道出口处安装了3部崭新的电梯。与普通电梯不同的是,这3栋电梯中都是从电梯间旁边外接的行人进出通道,还安装有护栏和遮雨棚,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栋独立的小房间,显得非常洋气惹眼。
“从2008年左右开始,就有人曾提出为老楼加装电梯,可当时因政策、经费等因素几度夭折。”小区二单元6楼杜大爷说,直到2014年6月,市水务局组织召开党组会议,从家属院48户业主中推选出了由19人组成的“综合楼电梯建管业主业委会”后,全权肩负起了家属院3个单元加装电梯一事。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最难的莫过于统一家属院48户业主人心。”杜大爷介绍,业委会成员以身作则先出资,并挨家挨户动员小区业主,还组织召开思想动员大会、远赴外地参观考察,让业委会每一步举措都公开透明,直到2014年11月,业委会总算集满了48户业主的签字同意表。
经业委会及48户业主研究决定,通过招标方式明确承建加装电梯公司,并以电梯施工公司报价向48户业主筹集加装电梯启动资金,之后再以楼层系数为计算的基本依据,本着“相差不要过高”、“多退少补”的原则,确定了每户业主需要分摊的费用,48户业主筹资合计120余万。其中,对于一些资金确实困难的业主,允许其分期付款。电梯装成后,每户将获得3张匙卡,一张卡就相当于乘坐电梯的一把钥匙,刷卡乘坐电梯,如果家庭成员超过3名,就得按照每张卡30元的价格购买。
据了解,这是四川省住建厅《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指导意见》新规出台后巴中第一例自建电梯的老楼。
北京:10户居民筹资16万 装座椅式电梯 北京首部由居民自掏腰包筹建的座椅式电梯,控制器安在家门口,老人们需要可以直接操控电梯。图片来源:北京晨报2015年2月7日下午5点左右,北京首部由居民自掏腰包筹建的座椅式电梯在东花市北里西区12号楼3单元落成投入使用。3单元是一梯两户,总计5层居住着10户居民,随着工程的完工,一座不破坏楼层结构,可载重137公斤的座椅式电梯落户单元楼道,成为3单元老年居民上下楼的便利工具。
“老金,您干成了件大好事儿!”住在2层的杨仁生老先生和居民们都非常感谢为楼里安装电梯奔波了好几个月、家住5楼的金哲民老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的金老先生今年70岁,几年前就打算为12号楼安装电梯。2014年12月,老爷子独自坐上了去深圳的火车,经过一天的奔波和两次产品体验,金老替老邻居们拍了板——代表5户业主交了订金。今年2月5日,成品制作完成,运抵北京。
新电梯之所以能成功安装,金老先生觉得邻里和睦是最大的保障。3单元年纪最大的81岁,还有好几个70多岁的,平时大家关系都非常好。因此,安电梯的事大家一拍即合,全楼10户人家签署了同意书,并按照楼层、人数等条件支付了16万元的安装费。
据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了解,2010年北京出台《关于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提出加装电梯所需资金以业主自筹为主,房改房原售房单位同意的,可以使用房改售房款。但《意见》未对同意人数比例提出具体要求。2015年1月,中国第一部居家养老服务的地方法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经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逐步推进老旧小区的坡道、楼梯扶手、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设施的改造工作。
分享:旧楼加装电梯的成功经验
“以后再也不用爬楼梯,上楼轻松了!”2015年2月17日,住在潮州市区奎元e区8幢9楼的住户李小姐看着即将投入使用的电梯,满心欢喜。据了解,这是自2014年6月《潮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管理办法》出台后,该市首台完成竣工验收的电梯。奎元e区8幢的成功案例又有哪些可借鉴之处呢?
1、民主推选项目负责人
自《办法》出台后,奎元e区8幢的10多位业主就走到一起,商量加装电梯一事。为了更好地推进加装电梯项目的进展,全体业主民主推选出5人为加装电梯项目负责人,其中一名为总负责人。主要责任包括:组织业主签订加装电梯书面协议;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设计和项目报建工作;负责建设资金的筹措,监督资金收支情况,并定期公布;参与该项目的投标工作和有关经济合同的签订;协助办理该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事务;协助处理业主关于加装电梯的意见。
2、友好协商敲定细节
虽然不少业主都有加装电梯的意愿,但具体到电梯要怎么装、报价多少才合适、各楼层费用如何分摊等,不同的业主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好在,整个过程中,业主们以友好协商为原则,多次坐下来细细地讨论、分析,最终,经过妥协和调整,加装电梯项目的多项细节才最终敲定下来。
3、楼层不同分摊有别
《办法》中并没有详细规定各楼层费用的分摊比例,有细心的业主就了解到广州曾出台过相关的规定,于是,通过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借鉴广州的经验。最后,电梯项目资金按照“利益与负担持钩”的原则,采取“楼层不同、分摊有别”的办法,按照比例分摊建设资金。由于8幢低楼层有部分业主不参与电梯的使用,不参与费用的分摊,于是便取第7层为基准层,向上每层递增15%的费用、向下每层递减15%的费用。根据比例计算,5楼住户出资约3万多元,而9楼住户则是6万多元。
4、倡导合理使用共同爱护
业主们共同发出倡议,电梯建成后,属于全体业主出资建设人的共有资产,住户们要合理使用,共同爱护。另外,电梯投入使用后,除日常运行电费的分摊外,其他凡涉及电梯使用住户的管理及电梯改造、维修、维护和使用等事宜,参照市区其他电梯住户管理的统一办法执行。
期盼:政府能否出资分担加装成本
针对老楼加装电梯,困难和阻力一方面来自能否顺利协调邻里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动辄数十万元的资金壁垒。即便是媒体报道过的造价最低的座椅式电梯,分摊到每户,至少也要两三万元。“加装电梯能否成为政府购买项目?政府帮忙分摊一些,我们自己再掏一些?”一位老人曾这样建议。
北大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表示,不论是单位出资加装电梯,还是居民自筹资金建电梯,反映的都是我们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方式的多种多样。老龄化已经给社会带来了种种问题,改善出行、加装电梯就是其中之一。怎么应对?政府应当重视并且已经重视了,但若完全依靠政府去解决,并不现实。老龄化加速的进程还在继续,我们得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