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老人在护养院遭捆绑致身体受伤追踪报道
万寿护养院“捆绑式”约束性管理经江南时报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护工也成了关注的焦点。江南时报记者昨天走访南京几家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时,却意外地发现同样存在收入低、易流动的护工,带来的却是不一样的护理……
江南时报记者 张旭 通讯员 蒋存涛 朱元华
工资少我们也要把老人当亲人
约束性管理在万寿护养院上演“捆绑式”护理,引起老人家属的愤怒,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颇受争议的约束性管理中,一些知名的护养院,是不是也同样采用这种方式?
昨天下午,江南时报记者来到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的金康天地护养院,这是一家拥有100个床位的民营养老机构。提到如何护理这些老人,尤其是丧失意识、情绪焦躁的老人,该护养院的护工、今年60岁的汪庆华告诉记者,只有把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去护理,才不会出现那种“捆绑式”护理。
汪庆华说,他是六合人,做护工已经很长时间了,这里从来没有护工做出这样令人难以想象的护理措施。“我们的工资不高,加起来也就2000多元一个月,这在南京护理行业,也算中上等了。虽然不多,但是我们没有因为工资待遇低而减低服务质量。尽管这样有时还是会遇到一些老人或家属的不理解,让我们很难过,但是不能因为受到了委屈而有其他想法。”
提到护理,汪庆华说,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具备爱心、耐心和细心,这样才能真正的让老人得到好的护理。
据他介绍,他一天要看护6个老人,有的老人因为年龄较大,有的患有老年痴呆症,看护起来非常麻烦,必要的时候也需要采取约束管理。“约束是防止老人不受伤害的一种手法,但不是所谓的捆绑,比如,一些老人因为插上了导尿管,不约束根本没有办法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采取绑带来固定老人的身体,在扎绑带的时候要非常细心,扎松了不起作用,扎紧了会伤到老人,一般情况下,扎手的绑带要用专门的海绵保护身体,绑带松紧要能插进两根手指。这些都是非常细致的活儿,如果不把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很容易造成老人受伤。”
采访中,一名老人告诉记者,这里的护工虽然收入低,待遇差,但是他们很有责任心,比如现在是夏秋交接,临睡的时候盖的是薄被,到了夜里温度下降的时候,护工很及时地就把厚被给换上了。
“这让我们很感动,也许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但是这种细心是建立在爱心之上的,我要给这里的护工点赞!”在这里已经居住了一年多的原铁路中学老师,今年80多岁的戴奶奶这样评价护工。
好的护工很抢手但难改护工窘境
“栖霞万寿护养院捆绑式的约束管理带来的问题,我也看到了,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认为除了护工自身素质原因,更重要的是管理问题。”该护养院院长朱克俭这样对记者说。
朱院长说,不管护工持有多高级别的护理资质,都必须按照院方制定的约束管理方法操作。在养护过程中,很多老人会出现焦躁、情绪失控等情况,在处理这种意外情况时,为了保护老人的安全,院方也制定了一套约束性方案,比如怎么用专业的绷带固定老人的身体,还不能让老人受到伤害。他们特意做了实验,比如在束缚老人手腕时松紧度要能放进两根手指、束缚老人腰的时候要留一拳的位置,这样才能确保老人不受约束管理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在给特殊老人做约束管理时,护工必须时时刻刻地守护在身边。
采访中,朱院长还拿出了一套获过专利的防护装置,为了展示这台装置,她还当场做了演示,这是一套对待需要约束管理的老人而推出的一个产品。设备可以固定在床上,将老人腰部固定,不管老人在床上怎么乱动,这套装置都能从各个方位保护老人不坠床,但是老人在床上躺、坐等都不受影响。“这套装备价廉物美,非常实用,是目前最好的一种无伤害的约束工具。”
不仅如此,该院除了有20多名持证护工,还配备了4名内科医生和2名康复医生和10多名护士,一旦老人出现了不好的状况,能及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该院还有康复室、治疗室和理疗室等硬件设施。
“护工流动性很大,也给我们护养院带来很多麻烦,有的护工熟悉了老人情况,一旦离去要有新人顶上,但是新人对老人需要一个熟悉和了解的过程,因此往往让老人不满意。”朱院长说,护工这个职业的确很辛苦,一个好的护工也是各个养老机构争抢的香饽饽,尽管这样,也难以改变护工目前待遇低的现状。
公办养老机构
工资待遇是南京市最低标准
用奉献精神“支撑”
民营护养院规范性管理,让老人有了一个安度晚年的地方,公办养老机构又是如何?昨天下午,江南时报记者又来到江宁区最大的养老机构—汤山街道敬老院。
据该敬老院的高金芳院长介绍,这里居住的都是辖区的孤寡老人,虽然是政府拨款的单位,但是护工的工资还是非常低的,一般情况下,都在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上下。“尽管这样,我们的护工仍旧是兢兢业业,从来没有出现怠慢老人的情况。”
“在我们这里,护工并不是因为这点工资来上班,而是为了这份养老事业来做贡献的。”高院长说,很多护工都是附近的居民,尽管离家很近,但是在老人需要的情况下,有的时候十天半个月不回家的情况经常发生。由于这里还兼顾临终关怀,有的护工对老人俨然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
据了解,该敬老院成立至今,在这里做护工的人也很多,流动性也非常强,但是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伤害老人的事件。“虽然护工的待遇不高,但是他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采访中,敬老院的老人纷纷告诉记者,他们虽然没有子女,但是在这里,他们不孤独。除了来自政府的关怀,更多的还是护工。
据江宁区民政局有关人员介绍,对于护工,他们除了逐步加大工资补贴,未来也将会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福利,照顾老人也要考虑护工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
江南时报记者 张旭 通讯员 蒋存涛 朱元华
公立医院办的老年公寓
解决老有所养
还要保证老有所医
宽敞明亮的大厅、与家里陈设相差无几的房间、花园式庭院设计……让第一次走进这里的人们就能感觉到温馨和舒适,这就是坐落在南京市集庆门大街269号的江苏民康老年服务中心(江苏省老年公寓)。设立在该中心内的江苏省老年医院分院的医护人员,正在为公寓住养老人诊疗。重阳节前夕,江苏省老年公寓内的江苏省老年医院分院已开始试运行,这也开启了我省公立医疗机构创建医疗、养老相结合的新模式。
“老年人年龄大了以后,疾病和衰老相伴相生,你不能清晰区分出究竟是衰老还是疾病综合征的表现。因此,从人的需求上说,老年人的医和养,本身是无法分割的”,江苏省老年医院许家仁院长说。
“我们经常会接收到一些长期卧床后导致压疮的老年人,对于这样的患者他们就需要我们专业的康复医师和康复护士给予系统的治疗。”江苏省老年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分院老年康复病区朱晓军主任介绍,针对不同疾患的老年卧床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措施,以减轻并发症造成的不良影响。
朱晓军说,“对于一些无法自己进食,需要戴着鼻饲管的患者,我们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帮助他们进行吞咽训练,让他们尽早拿掉鼻饲管;对于那些长期戴着尿袋的患者,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的现象,那么我们的专业护理人员会帮助患者进行膀胱冲洗等,让其尽早拔除留置导尿管。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自尊心。”
江南时报记者 刘丹平 实习生 施红艳 通讯员 周艳琴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