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老人拿手菜 放在网上卖

2018-09-25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不少老人退休回家“享清福”以后,感觉生活很单调。最近,“回家吃饭”等一批分享家庭美食的互联网软件涌现,让一些赋闲在家的大爷大妈纷纷端出拿手菜,然后通过网上平台,卖给家周围的上班族。老人们的生活充实了、口袋鼓了,年轻人也吃到了可口饭菜。

  我的菜受欢迎 根本送不过来

  在没开“芙蓉小馆”之前,58岁的吴福榕是一名印刷厂的退休工人,每天忙着和老姐妹们一起打麻将、唱KTV。虽然很享福,但她也会感觉无聊。

  今年4月,她去菜市场买菜,看到一群人在宣传“回家吃饭”软件,说退休的阿姨可以在家炒菜,然后在他们的APP平台上出售。“我平时就喜欢做饭,经常邀请朋友来家做客,大伙都觉得味道不错。要是能在网上露两手,那挺好啊。”吴福榕说。

  吴福榕住在东四十条附近的平房里,自家有独立的厨房,经过考察符合条件后,她的小馆开张了,上线“水煮肉”、“肉末四季豆”、“西红柿炒鸡蛋”等家常菜。没过多长时间,吴福榕的小馆就红了起来,周边不少上班族在她这儿订餐。因为她的手艺不错,菜量也大。有些姑娘饭量小,留言说:“饭菜给的这么多,能挣到钱吗?下次给我半盒饭就行。”

  因为开了“芙蓉小馆”,吴福榕的生活完全变了,她每天早晨6点就起床赶去菜市场。她和爱人每天买回两三百元的菜,从9点多就开始炒菜,一直炒到下午2点。“确实也很累,但看到别人在下单,总想一单一单地完成。”吴福榕说她最多的一天炒了50多个菜。

  吴福榕的儿子回家,一看妈妈忙成这样,急了。“孩子关心我的身体,说我有退休金,家里还有房出租,没必要这么累。”吴福榕说,其实她做饭不光是为了挣钱,觉得很有乐趣,每天看到食客在网上表扬她时最开心了。

  两个多月以来,“芙蓉小馆”一般每周一至周五开门,一天的流水在500元。“一个月算下来,挣的钱应该是比我3000元的退休金高。”吴福榕说,她和爱人目前遇到最大的难题是配送问题。“送饭时间比较集中,多是中午12点左右,我爱人骑电动车送菜,根本送不过来,有一次着急还摔伤了。”夫妻俩有时候要再找专门送餐的公司来帮他们配送。

  我把家乡味带给北京人

  家住望京大西洋(600558,股吧)新城的叶阿姨万万没有想到,做饭能让她晚年的社交圈子变得丰富起来。58岁的叶阿姨是苏州人,前几年为了照顾女儿来到北京,由于人生地不熟,她过着从家到菜市场“两点一线”的生活。

  叶阿姨说,小外孙上幼儿园后,自己一下子清闲起来,天天坐在家里看电视。叶阿姨实在闲不住,可她并没有什么专业技能,用小外孙的话说,“除了做饭别的什么都不会。”

  就在这时,女儿看到了“回家吃饭”软件在小区里做宣传,便给母亲报了名。“回家吃饭”是一款互联网软件平台,叶阿姨则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两者似乎不会产生任何交集。更让人无法想象的是,此前叶阿姨连智能手机都没有用过。好在软件平台并不复杂,一天时间,叶阿姨就学会了操作方法。

  今年3月,叶阿姨成为“回家吃饭”的一名线上家厨后,生活从此大不一样。让她感到兴奋的是,开业第一天,第一个订单就上门了。4个月来,已经有1200多人品尝过叶阿姨的私房菜。

  叶阿姨的女儿说,自从开了家庭厨房,母亲一下子变得精神抖擞。“每一个订单她都是很用心地在做,她自己做,还自己送。”本来就热爱做饭的叶阿姨把家庭厨房当作了自己的一项事业。由于南北方差异,一些客户反映饭量小,于是她立即根据北方习惯调整到合适的饭量。叶阿姨的菜单十几天就要更新一次,除了拿手的苏州菜,还有她新学的各地菜品。

  让女儿感到欣慰的是,通过做饭,妈妈在北京有了很多新朋友。“小区里很多居民也订我做的饭菜,一些邻居还教我做外地菜。”叶阿姨笑着说,客户点的最多的是“小鸡炖蘑菇”,就是一道东北菜。叶阿姨在北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了。

  我的拿手菜已有上千人尝过

  “我们是3月16日开始决定做饭,3月18日接到了第一个订单。”谈起对外售餐的经历,钟世新和老伴儿张阿姨很兴奋,眼睛里闪烁着快活的光芒。

  这对老人住在朝阳区望京南湖中园218号楼3层,同为65岁的老两口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钟先生一辈子没别的爱好,就是特别爱做饭。他和老伴儿得知可以网上分享拿手菜后,决定办起一个名为“回味总是家”的网上餐馆,给生活节奏紧张的年轻人们提供方便美味的快餐。

  张阿姨告诉记者,起初的日子里,因为对网络不熟悉,俩人有点儿手忙脚乱。后来,随着订单越来越多,他们逐步克服了种种障碍。“那段日子里,可能因为太忙了,体重足足减了十多斤。”如今老两口的身体越来越好,张阿姨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干得越来越有信心。

  钟先生还说,他之所以这么大的干劲儿,就是觉得如今退休了也能做出点儿贡献,让别人吃到自己亲手做的可口饭菜,心里特别开心。“感觉生活一下子充实起来,仿佛有了年轻人的生活节奏。”

  如今在“回家吃饭”这个APP上,钟先生夫妇的“回味总是家”已经是五星级的小店。记者看到,小店里有十余种炒菜供食客选择,单就一道名为“焖豆角”的菜,就有1000多人品尝过,很多人给予了好评。

  记者还看到,每次对外送饭菜时,夫妇俩都会额外给食客们送点儿凉菜和水果。“现在的年轻人都挺不容易的,希望他们吃好点儿,多注意身体。”张阿姨笑着说。老两口的小店周末会暂停营业。钟先生说,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来是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压力,二来是想多腾出点儿时间陪陪女儿和小孙子。“虽然挺乐意把小馆干好,但是家人还是最重要的啊。”

  思考

  家庭厨房

  能走多远

  “回家吃饭”在北京有千余家家庭厨房,其中70%到80%的厨师是老年人。不少人每月可以挣到五六千元,有的甚至收入过万。“回家吃饭”的运营总监周统坦言,他们一开始也没想到这种模式会给老年人带来如此可观的收益。“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厨房一天炒十几个菜,一天流水能达到三四百元。”

  这种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满足了食客对“家的味道”的需求。但作为一种“生意”,家庭厨房尚处于灰色地带,没有政府部门的监管。相关负责人坦言,“回家吃饭”是一种新生事物,法律法规有它的滞后性,而经济形态总是在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

  在食品安全方面,“回家吃饭”为家庭厨房提供统一的培训和包装,要求每一个厨师办理健康证,也组织工作人员突击抽查和第三方试吃员“试吃”。另外食客可以上门自取,也直接监督家庭厨房的环境和质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家庭厨房在增加老年人收入、增进老年人与外界交流方面有着突出作用。目前,“回家吃饭”在北京的十几个区域铺设了站点。一些创业者也开始效仿“回家吃饭”的模式,在这一领域进行深耕。

  王琪鹏 许前程 白更 文并摄J219 J198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