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日前,河南鲁山一养老院的一把大火,造成38名老人死亡,养老院安全状况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再次敲响养老安全的警钟。
江门的民政与消防、公安等部门也开始对养老机构展开安全检查。结果显示,连江门市福利院也存在消防隐患被勒令整改。而近日在新会,七堡的老人之家则成为首个被勒令关停的养老院。过去几年,记者走访过许多农村基层养老院,能够完全符合消防要求的并不多。
消防关难过基层养老院首遭关停
“新会区会城七堡老人院,被民政局查了不合格,要求停办撤走可以理解,但是整个七堡就只有这个老人院,叫大家能去哪?请政府能多想一点,办一个公办的老人院,要这些老人家都搬去会城,太不实际了!”7月20日,有网友发布网文《关于江门新会七堡老人院的问题,政府何时给答案》,希望各界注意。
这位网友连续向政府发问:什么时候,七堡才能有合格的老人院?今后,七堡的老人能去哪?在前几年就已经给出整顿通知的情况下,为什么到现在才去执行关停?……
7月24日,记者来到七堡的养老院,虽离截止搬迁还有2天,但已人去楼空,大门紧锁,只有一侧的配套卫生站仍在运作,老医生和附近一位老村民李叔正在下象棋。两位老人告诉记者,7月15日到17日,住在这里的老人就陆续被接走了;李叔表示无奈,他告诉记者,这里条件还不错,许多老人住在这里很开心,“消防不过关,政府可以投入整改到合格为止,突然关停不是好办法,落户七堡的企业每年纳税巨大,为何这里却盖不起一家像样的敬老院呢?”
新会区民政局副局长李卫红表示,七堡的敬老院一直都是整改对象,连基本的消防设备都没有,如果全面整改成本太高,实际上,不如将钱投入到新的敬老院的建设中去。记者三年来随江门市社工委走访过不少基层养老院中,七堡的敬老院硬件条件并不算差,但这样的乡村楼房消防存在天生缺陷;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来执行,完全符合消防要求的并不多。
七堡村全村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000人;而落户七堡的企业,无限极近年来多次夺得江门纳税百强榜首,李锦记也是稳定在江门前五。土地单位产值如此高,但七堡却没有一家像样的敬老院?会城街道办针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据悉,会城七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是早些年由社区兴建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原设置全托床位54张,入住老人39人,无孤寡老人,其中10人是七堡人,其余都是异地人在此托老。“今年河南省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大火后,新会区民政局于6月3日发出《关于立即关停会城七堡社区养老机构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七堡社区现已关停该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已分流好原入住的39名老人。”另外,政府将兴建七堡医养中心,目前已完成进行前期规划设计,正在进行立项和报建,预计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约有70个老人全托床位。
消防隐患江门市福利院被令整改
2013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该办法要求,养老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消防、卫生、财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同时出台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规定,申请设立养老机构,应当向许可机关提交消防验收合格意见,或者消防备案凭证。未获得许可和依法登记前,养老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收住老年人。该办法实施前设立的养老机构,不符合设立条件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1年内完成整改。
相关法规的出台,一开始并未被强烈关注,直到5月25日河南平顶山一老年公寓发生火灾,各地才纷纷进行拉网式检查整改。日前,江门市公安消防部门到江门市社会福利院等机构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江门市福利院九层老人公寓楼因历史原因造成未设置封闭楼梯间的消防隐患,加之消防车道设置不合理,被令整改。
据市民政局资料,目前江门已领取许可证的养老机构有90家,入住人数有6000多人,入住率约为50%。这次拉网式检查,会有多少养老机构直面消防关,多少将被勒令整改;农村基层消防先天不足的养老机构该何去何从,有待后续揭晓。
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纵深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加强
江门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江门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65.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5%,其中7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28.6万人,占老人总数的43.7%,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近年来,江门不断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在政策制定、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新进展。
目前,江门将养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探索“政府购买,民间运作”的养老体系新型模式,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民间组织运作、社工介入、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和购买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如江门市社会福利院引入社工机构为老年人开展精神慰藉、心理辅导等服务。
相关人士介绍,新建、改扩建养老项目需要的资金较为庞大,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江门对养老事业的投入总量依然有限。另外,近年来,江门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投入养老事业,但建设用地问题制约了民间资本投入养老事业。据了解,目前江门正在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布点规划,以解决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拟建立新型高级老年公寓
民进蓬江区总支部2014年初调研指出,在蓬江区,本地人口现为49万,外来人口16万;蓬江区集中养老床位仅有1884张床;其中仅以6%社会集中养老需求而计,社会需求缺口极大。
调研称,而以蓬江区现存的两间社会养老机构而言,仍存在如下问题:居住环境差,所处环境在旧区,周边空气、景观不好;所住楼房陈旧,房间窄小,仅仅容得下一张床;娱乐、康体建设不足或没有;没有医疗条件,在养老院给人感觉是住“牢房”,对老人没有吸引力,甚至有心理抵触。
针对以上情况,民进蓬江区总支部建议政府建立新型高级老年公寓,努力改善老年人养老的条件。同时,老人公寓内应设立康复医院,直接解决老人医疗方面的需求,为老人解除后顾之忧。
老年医疗“基层化”或是未来方向
2014年4月,江门市民政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开征求市民对《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3-2020)》的意见。根据该规划,江门中心城区将有27处机构养老设施,88处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和63处农村型社区居家养老设施,机构养老床位将达到8172张,比现有的2619张增加了逾210%。
不过,相比于到养老机构养老,老年人偏向居家养老,然而,由于一些“老年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却住不进来。江门市卫生计生局医政科科长曹克慎认为,医院的医疗资源应用在需要医治的患者身上,“医养结合”不应成为部分老人“霸占”医疗资源的渠道,老年人进入康复阶段后,应考虑转移到家庭、社区、养老机构进行后续康复治疗。近年来,江门市卫生医疗系统也在加强社区康复病房建设,主要服务对象为老年人,北街、堤东、仓后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皆拥有30-50个床位。
而备受关注的“养老·助残”公益创投项目也尝试探索“养医结合”项目。江门市社工委专职副主任李长才介绍,“养”在“医”前,首先强调的是养老,其次是健康保障。李长才坦言,这跟医院提供的医疗保障有一定差距,但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成本,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健康保障。
然而,现行的医疗制度让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或者社区卫生站资源过剩,在老年健康保障方面如何利用这部分资源也是目前正在探索的方向之一,即老年医疗“基层化”。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梁健玲建议,加强政策引导、监管,逐步提升社区卫生站的服务素质、医疗水平,慢慢获得信任。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