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法制晚报讯 ( 李洁) 本市将完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方便子女在老年人术后康复、临终关怀等特殊时期直接照顾老年人。与此同时,社区医院为老人提供的上门服务,符合条件部分将纳入医保报销。2017年,“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将扩大发放范围,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将可免费乘公交、逛公园。
《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 了解到,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办公室、市民政局等部门召开发布会,对市政府刚刚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根据实施意见,本市力争经过3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安全优质、价格合理的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完备;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所有居家老年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老年人能够就近接受诊疗、用药、护理和康复服务;养老护理员达到2万人。
到2020年,实现社区托老设施(含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每千人用地面积10平方米、老年活动场站每千人用地面积25平方米,各街道(乡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部达到标准要求。
照顾临终老人或享带薪休假
注意到,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本市将通过经济补贴、服务支撑和技能培训等,帮助家庭成员承担赡养照顾责任。
研究制定经济困难居家养老家庭子女护理补贴政策。完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方便子女在老年人术后康复、临终关怀等特殊时期直接照顾老年人。依托养老机构、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机构,提供老年人短期照料服务,保障照顾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合理适度的休息时间。
60岁以上老人明年 可免费乘公交、逛公园
实施意见中提出,本市将完善“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服务体系。整合老年优待卡和老年优待证,集成社会福利、优待服务、消费优惠、记录消费痕迹等功能,逐步为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北京通—养老助残卡”。
据介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卡工作将于2017年启动。此外,还将依托专用支付终端设备,及时掌握老年人出行、活动、消费和养老服务商类型及区域分布等情况,为完善养老服务政策、精准发放和管理养老津贴补贴、丰富养老产品和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为老上门服务 拟纳入医保报销
落实国务院及本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政策措施,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规范为(博客,微博)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培育针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体系,建立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老年人能力评估和照护服务补贴制度。以海淀区、石景山区为试点,探索开展多种模式的长期照护保险,并适时推广。
保障房试点老人与子女同步选房
实施意见中提出,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政策,试点老年人与子女同步选房,实现就近居住、就近照顾。
《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 从老龄部门了解到,为保障老龄人员与成年子女就近居住,便于接受赡养照料的现实需求,今年,在大兴高米店等3个公租房项目试点“老年家庭与子女家庭就近选房”,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共有6户家庭受益。
实施意见提出,研究出台适应养老需求的适老化住宅标准,按照平房区、老旧小区、新建居住区等不同类型,对住宅建筑、生活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地等进行适老化设计和改造试点。支持有条件的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研究出台家庭助浴、如厕等适老化改造标准,由政府筹资免费为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配备基本的适老辅具。
同时引导和支持家庭对老年人居家设施进行改造。
老人助餐服务有望全覆盖
实施意见提出,科学布局,按需设点,积极发展符合老年膳食营养标准的老年餐饮,构建“中央厨房配送+社区配送+集中就餐”服务体系。通过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向区域内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引导单位食堂向周边社区老年人开放,引进专业餐饮企业建立区域集中配餐中心等方式,实现老年人就近用餐、营养用餐的目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用餐服务补贴制度。
实施意见提出,将提升紧急救援服务能力。依托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立由医护人员、居(村)委会人员、社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居家养老服务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与110、120、999等服务平台的急救联动协作,及时快速提供专业化急救服务。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