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养老机构按星级划分
设施简陋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护工年龄大、素质偏低,养老院亟待“升级”
中工网讯(记者余嘉熙通讯员武怡晗)从今年开始,河南郑州市将首次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比,从养老院的机构设置、配套设施、人员配置、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打分,最高等级为五星,以此规范养老行业的服务,同时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
据了解,自去年郑州一家老年公寓发生护工残忍虐待老人事件以来,市民普遍对养老机构的服务和管理质量表示担忧,一些民办养老院出现老人纷纷被子女接回家中养老的现象。
“主要是没有一个标准衡量养老院的好坏,让人无法放心。”郑州一些家有老人的市民向记者抱怨说,现在民办养老院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等问题,而且“床位太少,服务员都年龄大,素质偏低”。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来源,郑州大部分民办养老院普遍面临护工难招、难留问题,这也使得流动性很大的下岗工人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成为护工的主要来源,这些临时护工基本都没有取得民政和劳动部门颁发的养老护理员证书。
目前,郑州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06万人,占总人口的12.36%,且以每年3.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5年,郑州市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20万人。与之对应的是,郑州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公办、民营在内总共有近40家,床位只有5000多个,而只有入住率高、床位差不多能住满的养老机构才能不赔本或达到微利。
对此,郑州市民政局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后他们将鼓励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对社会开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并推进居家养老政府补贴和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