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发展难均衡北京养老金是河北7倍


今年以来,国务院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办公室,“京津冀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但是,从“首都圈”到“环渤海经济区”“环京津都市圈”,再到“京津冀一体化”,三十多年来,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现实大多“写在纸面上的多,落实在现实中的少”。那么,“京津冀一体化”到底难在哪儿?日前,中国科协主办的第32次中国科技论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论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召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专家们认为,“两市一省”格局导致的行政主导型经济是阻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最大障碍,而解决户籍制度背后各种资源的分布不公、社会福利不均等问题,将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难关。 北京的农村养老金是河北的近7倍 河北省涞水县蘧家磨村的村民,只要跨过村东头的一条马路,就到了北京市房山区郑家磨村。 “这边饮水靠打井,那边自来水通到户;这边护林苗木补贴一亩300元,那边3500元;这边每月养老金55元,那边涨到350元……”一条分界公路,分割两个村庄,村民的生活和社会福利却相差甚远,这是蘧家磨村和郑家磨村的真实写照。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表示,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北京的农村养老金是河北的近7倍,两地各项福利和保障差距明显,“这背后与地方财政的实力和政策导向不无关系。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河北省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60元,仅相当于北京市的17.8%。” 肖金成表示,从城镇化进程上看,北京已经进入城镇化的后期阶段,天津也即将进入这个阶段,但河北的涞水、承德、保定、沧州和张家口还处在城镇化快速阶段中的加速阶段。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难均衡 要解决社会福利分配不均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使各地经济均衡发展。对此,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处长杨书宣形象地说:“什么时候,张家口的小伙子能娶上北京的媳妇,那一体化就成功了。” 但在现实中,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诸多难题。肖金成说,首先,京津冀城镇体系存在断层,大城市处于绝对优势。京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上海周边有8个全国百强县,而北京周边却聚集着36个国家级贫困县,“京津要加快向河北省辐射扩散资金、技术和人才要素,壮大河北制造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使河北成为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 另外,三地间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工作也有待推进。肖金成认为:“北京中心城区与周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之间需要实现客运通勤,同时也需要首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石家庄机场的一体化,并需要天津港(9.92,0.00,0.00%)、唐山港(5.81,0.00,0.00%)、秦皇岛港和黄骅港四大港的一体化。” 除了基于户籍制度的社会福利分配体系,京津冀的教育、科技等资源分配差异也很明显。肖金成表示,“由于直辖市在集聚资源方面能够给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平台,经济主体能够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各方人才资源都集聚到京津,使得本应在京津冀范围内均匀分布的经济格局变为向京津聚集的不对称发展状态,这种经济发展态势落差较大的局面短时间内很难扭转。”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