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期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将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什么要合并两项制度,合并后的制度对参保者有什么好处,新的制度有哪些特点?记者26日采访了人社部有关负责人。
问:请介绍一下新农保和城居保这两项制度。
答:2009年和2011年,我国先后启动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并于2012年在全国所有地区推行。
截至2013年底,全国参加新农保和城居保的总人数达到4.98亿人(其中城镇居民2399万人),其中按月领取养老待遇的城乡老年居民1.38亿人(其中城镇老年居民近1000万人)。
问:国务院为什么决定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统一了哪些方面?
答:由于两项制度是分别建立运行的,存在着城乡相关政策不尽一致、标准高低错落、管理资源分散等矛盾。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现有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的有机整合,其统一性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一制度名称;二是统一政策标准。原来新农保、城居保对每年缴费标准分别设置了5个档次和10个档次,这次统一制度归并为100元至2000元12个档次。三是统一管理服务。将新农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逐步推进省级管理,按国家统一规定投资运营。四是统一信息系统。
问:统一之后,是不是每个人都领取同样的养老金?
答:两项制度合并统一后,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领取同样的养老金待遇,而应当理解为统一制度为每个人提供了同等的机会和权利。
问:哪些人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比如说,农民工是不是可以参加?
答:关于参保范围,意见明确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于农民工这样的城乡流动就业群体,应积极引导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