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上海市中心城区养老机构现状分析及模式探讨

2016-10-16 08:00:13 无忧保

  当前,社会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上海市老年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23.4%,以中心城区为例,比如静安区,老年人口比例达26.9%,原卢湾区则为26.5%。

  《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关于推进本市“十二五”期间养老机构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上海市中心城区养老床位不低于区域老年人口的2.5%,现有床位数和这一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在中心城区,实际养老床位数和计划数的缺口动辄达千张之多。

  可以说,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发展养老机构既是政府的要求,也有现实的市场需求,未来更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养老机构供不应求的市场情况,现有的养老机构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高房价和高成本等难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理清在中心城区发展养老机构的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从而找到真正适合实际情况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模式。

  中心城区老年人口现状和

  养老需求分析

  要确定上海市中心城区发展养老机构的模式,首先要分析其目标客户群,即中心城区老年人口的现状、特点和需求。

  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课题组对600位上海市中心城区65岁以上老人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了解情况。(根据实际走访的情况,60岁至65岁年龄阶段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较低,为了更有针对性,仅调查了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情况)调查完成后,实际有效问卷为592份。

  基本情况

  老年人口的整体分布:女性的比例为62.5%,高于男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中女性人口的比例也高于男性。(问卷调查被访者年龄分布如图1所示。)

  老人的子女情况:65岁至69岁的老人约有2/3有一个子女;70岁至89岁的老人中,90%以上有子女,且随着年龄的增高,两个子女或者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比例在提高。

  居住情况:约80%的老人和配偶/子女一起居住。独居老人占到整个抽样群体的21%,在各个年龄层都有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老人的比例增高到40%左右。在几种居住方式中,与配偶居住还是占最大的比例,在65-69岁的年龄层中占到68%,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与配偶居住的比例明显下降,到85岁以上,只占到26%。

  生活自理能力:从被调查群体整体上看,大约有10%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处于半自理或者不能自理的状态,主要年龄集中在80岁以上。

  日常照养方式情况:对于完全自理的老人,几乎90%由自己照顾自己;而半自理老人,一般都需要配偶、子女或者钟点工照顾;而对于不能自理的老人,相对来说,这部分老人年龄较高,配偶照顾的能力有限,大约40%由子女照顾,40%由钟点工或者护理工照顾。
 

标签:   养老机构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