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为10%。这虽然已是国家连续第9年上调企业养老金,但普通退休人员表示,对退休金连涨并没有特别大的感受,生活水平并未有显著提升。
养老金支付水平的衡量标准,国际上通用的是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指劳动者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代表了退休后能否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55%。据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介绍,这几年企业养老金平均替代率已经在50%以下。可见,到目前为止,中国养老金的实际水平仍然是偏低。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
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用李玉和当年的那句名言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下来的养老金,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
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5倍。
现象
公务员一辈子不缴社保退休金却最高
公务员不仅退休金拿得最高,而且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不缴纳养老保险,这是双轨制另一个为网友所诟病的矛盾。相对而言,企业职工只能拿公务员退休金的三成,却要多缴纳十几万的养老保险,自然愤愤不平。有的网友更是直截了当地说,退休金双轨制是最典型的造成贫富差距的不合理政策,呼吁废除。
仅仅养老保险,企业职工一生要多缴十余万
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养老保险是退休金一个组成部分。而公务员不用上缴养老金,这就意味着企业职工在工作时就要比公务员多缴费用,这个费用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二十万元。
陈小姐是属某企业现任职工,现在每个月要缴的养老金是按照平均工资4000元的8%的比例来缴的,即每个月要缴320元的养老金。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缴满15年就可以领退休金,而有些人为了退休金能够拿多一点,养老金一直缴到退休。如果按15年的期限、4000元的8%这个基数来算,那么15年后,陈小姐将比公务员多缴57600元;而如果以30年工龄计算,那么,陈小姐将要多缴115200元的养老金。陈小姐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资待遇的提高,缴费的基数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多缴115200元应该只是一个最低的数据,而公务员在工作的30当年却一分都不用缴。
社会养老保障本应以统一的标准一视同仁,但现行的公务员养老金制度显然还不够。从技术上说,现行的企业养老金是基金化运作,其支出额势必受到具体收支和运营状况的限制,但由财政拨付的公务员养老金却是财政支出的直接一部分,其受到的限制要小得多。因此,要改变这种不对等局面,只有改革公务员的养老金体系,同样归于基金化运作,变“双轨制”为“单轨制”。
当然,改革并非能够一蹴而就,但计划应先于行动。早在2008年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已经提出并轨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制度,但时至今日仍未见动静,说明仍然缺乏顶层设计。时至今日,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老百姓对“公平”的期待已经越来越大。唯有顺应民意,及早动手,才是改革成本较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