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是近年来两会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养老金有没有缺口,退休金增长机制如何建立,“双轨制”怎样解决?昨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
养老金当期无缺口,未来压力大
“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7万亿元,支出1。55万亿元,当期结余4191亿元,累计结余2。37万亿元。”胡晓义说,“在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支持下,总体上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大于支出,当期不存在基金缺口问题。”
然而,当期没有缺口并不代表将来不会出现缺口。胡晓义坦言,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领钱的人相对增多,缴费的人相对减少——基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我们从现在开始着手解决,采取措施延缓缺口的出现,甚至弥补上这个缺口,平稳度过风险期。”这位副部长说。“首先是要扩大覆盖面,因为我国还有相当多的中青年人没有参保。大家都来参保,抚养比就会降低,而参保者本身未来也有了一份保障,一举两得;第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各级财政投入从1998年开始第一笔20亿元,到今年已经增加到2000多亿元,增长了一百多倍。”
研究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
2005年至2012年,中国已连续8年较大幅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13年,国家决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待遇虽然连年提高,但由于养老金调整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让人觉得“心里不踏实”。
12下一页 |
标签: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