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出席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时指出,养老机构在建设档次上,一般应当保持非营利属性,不得片面追求高档、豪华;公办养老机构尤其要杜绝档次偏高现象,避免产生社会福利分配不公问题。
此前,3月26日有媒体报道,作为北京"标本"养老院的北京某社会福利院,目前有1100张床位,后面排了7000多人,"老人要住进来,至少得等10年"。
……
接连几日各种关于养老的报道,让国人对于自己的养老生活开始"浮想联翩"。在本报"视点新闻部"与搜狐网联合进行的在线调查中,近2000名被调查者中有69.6%人表示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感到十分担忧,另外24.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些担忧",只有6.2%的被调查者表示"只要自己努力创造财富,今后养老不成问题"。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相关部门缺少规范系统的管理机制和精确可行的制度安排,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民众的焦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说。
超过半数人不愿意去养老院
"老鲍,你那咳嗽好点没啊?"虽然医生嘱咐要少说话,但躺在病床上的赵明仍旧放心不下独自呆在养老院的老伴,时不时就拿起电话嘘寒问暖。
今年89岁的赵明和79岁的老伴此时本应都住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一家养老院里。"可能是流感还是什么的,我们那里的老人最近都感冒了,我体质比较弱,发烧到39度,连夜就让我女儿送到医院来了。"赵明说,即使是这样,他仍然觉得养老院的生活很不错。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丰富,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已经快80岁的老伴还参加了模特队,我们还能去放映厅看电影什么的。我们住的屋子走不了几步就是养老院那个特别大的花园,鸟语花香,散散步感觉好极了。"赵明告诉记者,当初是他们老两口力主去的养老院,"家里4个孩子在单位都是骨干,平时没有那么多时间照顾我们,我们又不习惯家里有个保姆天天呆着,在研究了很多资料后我们决定去养老院。"
不过,在此次调查中,虽然有15.84%的被调查者愿意同赵明老两口一样去养老院体验机构式养老,但仍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愿意在家养老,和亲人在一起",还有33.3%的人希望"靠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养老"。
事实上,是否去养老院养老这个问题,也曾在赵家引起过轩然大波。
赵明的儿子赵丹告诉记者,家里的四个兄弟姐妹经济条件还算不错,所以都尽最大努力满足父母的各种需求,"三年前,因为父母身体原因需要经常去医院,我就把他们接到我那套离医院走路只需要15分钟的单元房里,还请来小时工做饭什么的"。
123下一页 |
标签: 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