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保健品专盯老年人退休金“喊爸妈”套近乎
保健食品安全堪忧:谁来斩断伸向老年人口袋的“黑手”?
近期,宁夏银川市出现多起利用“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形式向老年人推销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案例,而工商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消费者投诉也明显上升。这些假冒伪劣保健品如何披着“神丹妙药”的外衣,专盯老年人的退休金?为何“喊爸妈”“做游戏”等看似拙劣的推销手段能屡屡得逞?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山寨保健食品”泛滥老年人花钱反伤身
近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局12315中心发出消费警示,提醒老年人警惕“免费讲座”“义务诊断”带来的保健食品消费陷阱。12315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自9月份以来,有关保健食品的投诉、咨询明显增多,通过“免费讲座”等会议营销形式销售以及部分专营店销售的保健食品是投诉举报的重灾区。
家住银川市西夏区的李阿姨就掉进消费陷阱,保健不成反伤身。前不久,她收到一份保健食品“太岁口服液”的宣传单,声称对老年病有很好的疗效,她信以为真就到专营店去了解情况,并留了联系方式。随后专营店打电话邀请她参加“免费疗养”,她和其他老年人在听讲座中度过了4天时间。活动结束后,她没禁得住忽悠,购买了2万多元的“太岁口服液”开始服用。一个月后,李阿姨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怀疑和服用保健食品有关,就停止服用,并到银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
银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所副所长韩晓农告诉记者,套取老年人信息推销保健食品是一些保健品专营店惯用的手法。这些打着“理疗中心”“健康服务部”“糖尿病之家”等名号的专营店一般规模小、产品数量少,经营人员的安全意识差,很多保健品是从非正规渠道进货的“三无”产品。推销人员套取老年人联系方式后,不断打电话推销产品,或以赠送产品,免费测量血压、心电图等“免费体检”方式吸引老年人购买。
12下一页 |
标签: 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