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厦门宣布外来员工可按照统一12%的比例自由转移养老统筹基金,可目前厦门岛外的缴纳比例才6%,岛内只有8%,无法实现养老金的各地转移。昨日,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宣布,厦门颁布了《厦门市外来员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今后统一将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金比例提高到14%,预计厦门将有73万名外来员工受益。
缴费比例提高异地转移更便捷
昨日,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宣布,今后将实行新《办法》,逐步提高缴费比例。
实行新《办法》后,外来员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还是按月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缴费基数为厦门市政府公布的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缴费比例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为12%,2012年7月起为14%,外来员工个人缴费比例为8%。分两步提高是为了缓解用人单位的缴费压力,《办法》执行后,按目前执行的最低月工资标准900元和企业缴费比例14%测算,企业每月需为每位外来员工缴费126元,全年缴费总计1512元。《办法》还提出,用人单位可以参照厦门本市户籍员工的缴费工资基数规定,为本单位外来员工中管理和技术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这就意味着比例还可以高于14%。
厦门将有73万名外来员工受益。这主要是因为将缴费比例提高到14%后,与参加厦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一致,适应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要求,便于外来员工跨统筹范围就业。而目前,厦门共有130多万名外来员工有缴纳养老保险的记录,截至今年9月份,还在缴纳的达到73万人。
连续缴纳15年可申请在厦门退休
养老保险提高到14%后,外来员工可顺利进行异地转移,缴纳满15年的外来员工还可以申请在厦门退休,享受厦门的特区养老待遇。
按照《办法》,外来员工参保后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仍在本市的,且1999年7月后的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或15年以上的,仅凭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可办理退休手续,自退休手续办理完毕的次月起按月发放,直至死亡。这就意味着厦门首次降低了领取退休待遇的门槛,外来员工不再需要回到户籍地,在厦门就能办理退休。
这个《办法》还有灵活的一面,这是以往类似政策中从没有的新突破。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可以个人身份以最低工资标准为缴费基数,按厦门市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逐月继续缴费至满15年后办理退休手续。
此外,在厦门,以往农民都是按照外来员工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的,《办法》实施之后,农民将跟城里的职工一样,享受同样比例的养老保险缴纳福利。
外来工退休金计算方法与本市一致
外来员工的退休金计算方法也跟厦门本市职工的计算方法一致。
按《办法》规定,外来员工退休金、个人账户规模、缴费年限等计算方法,与厦门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时的计算方法完全一致,充分维护了外来员工的切身利益,也为今后与城镇企业职工并轨打下基础。
假定月社平工资按照现在3038元不变,以最低工资标准900元为缴费基数,按企业14%、个人8%的比例缴费,缴费年限分别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40年进行静态测算,外来员工能领取的退休金月标准为389元、518元、648元、777元、907元和1036元。若考虑到社平工资将不断增长,则退休金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
从测算数据上来看,外来员工的退休金水平与城镇企业职工退休金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劳动部门解释说,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对外来员工来说,不仅没有降低他们的待遇,反而将有效提高他们的退休金水平。测算的数据偏低不是因为计算办法有所欠缺,而是因为外来员工缴费少。例如:假设月社平工资3038元和最低工资900元均维持不变,按照人均35年缴费年限计算,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单位和个人共需缴纳280711。2元(其中个人缴纳102076。8元),而外来员工单位和个人共需缴纳83160元(其中个人缴纳30240元)。巨大的缴费差异导致了退休金标准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