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籍农民工倾尽打工积蓄办起慈善助养院,6年收养94位老人,为50多位老人送终
谁给农民工家庭养老找个出路
这双手,制过古书,背过背篼,烤过臭豆腐,6年攒下8万元;这双手,从2006年3月8日开始,又先后服侍了83位老人——“端屎端尿、端盆倒水、端饭喂药”……
在家人的一致反对声中,他毅然掏出全部积蓄办起了慈善助养院,接纳的大多是别的养老院不愿接收的孤残老人、子女在外打工的空巢老人。6年时间,他先后收养了94位老人,亲自为50多位老人送终。
他说,助养院一直走得很艰难,儿子一度打工赚钱来补贴助养院,女儿则全职陪护老人,但孩子们从未曾有怨言,他感觉很愧疚。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家人的能力也有限。只能尽最大努力,走下去……”他就是贵州毕节籍农民工杨美学。
一个农民工的努力
杨美学是毕节纳雍姑开乡人。2000年,他看到出去打工的乡里人都回来修起了好房子,就带着妻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全家来到贵阳。在此之前,他主要是务农和找些古书卖,勉强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到贵阳后,因为人生地不熟,杨美学当起了背篼。后来看卖小豆腐的生意不错,又做起了小豆腐生意。因为擅于钻研,他做的小豆腐越来越好吃,其他摊贩们也都纷纷到他这里进货,杨美学的生意也从自己单独卖转成了批发给别人卖。
1234下一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