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养老金缺口过半
春晚小品《不差钱》的一句“人活着,钱没了”迅速红遍全国,而这句台词也一语道出了当代人的忧虑——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的步伐加快,为自己筹措养老费用的压力也日益沉重。上周六,恒安标准人寿联合新快报举办养老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申曙光教授为听众讲解了我国社保体系的构成,而经其计算,广州目前社保的养老金替代率不足四成,这也意味着未来国人至少要自己筹措六成的养老费用。业内人士建议,面对巨大的养老金缺口,市民应尽早开始进行养老规划,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商业养老险的配置。
“我有社保,养老不成问题。”提到养老,不少市民都会有这种心态,但有了社保就真的能“养老无忧”吗?
“我们这一代可能是养父母的最后一代了。”恒安标准人寿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家朝直言。联合国预计,到2040年,中国青壮年人口与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1。“养老压力在70后、80后这辈人身上尤显突出。”申曙光表示,70后、80后中的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有限的收入不仅要负担养育子女、赡养双方父母的重任,还要不断贡献给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可以预见的是,30年后,当他们踏入退休的行列时,仅靠传统的储蓄和社保来养老是不够的。”
“有人想到以房养老,‘退休前人养房,退休后房养人’。但是,谁能保证房价会一直高涨下去呢?”王家朝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房价有可能出现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情况,“以房养老”的投资方式未必可行。
目前,全国养老保险金平均替代率为41.4%,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而2008年广州地区的养老保险金平均替代率仅有37%。由此,申曙光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应占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25%-40%为宜。
精彩问答
市民:说到养老,除了商业养老保险,基金定投也是一种方式,而且基金收益高,我觉得保险不如投资基金。
王家朝:短期看来,多数基金的收益要比保险高,但基金投资要面临着市场波动的风险,在熊市中基金收益为负的比比皆是,就算在牛市中,能跑赢大盘的基金也是为数不多的。而保险是以固定利率复利计算,利滚利,长远看来,其收益远要比基金高。
申曙光:在日本,平均每人拥有6张保单,在中国每100个人才拥有6张保单。我们很多人都将钱投到股市里边去,在我看来,买股票是在主动承担风险,买保险是在规避风险。
12下一页 |